陈海琼
探讨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瑞格列奈联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等指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上述三项指标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这对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睿;张先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子痫、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余新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68例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中西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治疗62例为对照组,早期ERCP治疗106例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WBC、血清淀粉酶、ALT、DBIL、ALP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西药治疗基础上早期行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生化指标,缩短病程,术后恢复较快,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探讨在产科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的促进作用。选取收治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护理组产妇给予产科全程护理。护理组产妇在产后24、48、72h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新生儿的体温、睡眠及黄症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增加母乳分泌量,为纯母乳喂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探讨采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参考。选取5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5d,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在血脂正常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他汀类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选取收治的120例血脂正常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阿斯匹林、硝酸酯类药)配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的血脂变化及心律失常治疗情况。观察期内,观察组的血脂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脂变化,并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及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群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观察伐昔洛韦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带状疱疹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86例发病早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其中A组(伐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组)35例;B组(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组)27例;C组(伐昔洛韦组)24例。 A组治疗后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NH)发生率下降。伐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人体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比较安全,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凯敏;单倚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在未临产产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未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独缩宫素治疗,观察组行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娩结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剖宫产率为2.5%,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0%,剖宫产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均顺利分娩,无新生儿死亡及羊水栓塞发生。结论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金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8例,均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3、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95.4%、92.6%,生存率为94.4%、86.1%、79.6%;TNM分期、颅底侵犯、咽旁间隙侵犯、化疗等对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鼻咽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少焜;薛卫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肾性贫血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铁剂治疗,试验组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试验组各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青;古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男,55岁,因“咳嗽、喘息2个月”入院,胸部CT 示右中叶肺不张。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及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个人史、家族史无殊。行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诊治。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喉部进入气管、隆突,未见明显异常。在右中叶开口见一息肉样突起,表面光滑被覆黏膜完整,随呼吸上下活动,其根部起源于右主支气管内侧壁,并阻塞右下叶开口(图1)。先后用活检针(仅用王氏针mw319外针,退出部分内芯)及组织钳行活检,随后反复钳夹组织,并行微波电灼切除肿瘤直至右下叶管口通畅。病理提示:可见分化成熟的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基质包绕(图2),后诊断为支气管软骨瘤。11个月后,病人再次出现气道狭窄。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以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并成功通畅气道(图3)。患者至今恢复良好。
作者:郭云舞;曹卫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对比分析骨折内固定手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的差异。对收治的12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根据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采用骨折内固定手术。
作者:陈军平;袁小洪;赵俊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结果观察组的家庭选择剖宫产人数、终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率,且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雷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s-CRP,2hPG,TC、24hUPE、FPG以及TG等血清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6.1%,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u>ua,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Hs-CRP,2hPG,TC、24hUPE、FPG以及TG等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有了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加用疏血通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清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路;陈维均;方璟;赵亚洲;涂军;邹成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对我院就诊的156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9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PU,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连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戒酒,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作者:黄飞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8例和对照组27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较治疗前具有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免疫球蛋白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仅1例患儿出现偶发轻度腹泻,未经治疗,自行缓解。槐杞黄颗粒对改善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燕微;郭莉丽;郑佳欣;刘捷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将9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LVEF、LVDD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DD、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左新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研究分析布地耐德雾化液对呼吸道疾病效果以及护理效果。选取收治的25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患者仅接受常规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11例患者接受布地耐德雾化液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布地耐德雾化液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给予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后,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