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杨芳

关键词:喹硫平, 舍曲林, 精神分裂症
摘要:确诊的10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喹硫平联合舍曲林和单一喹硫平进行治疗,治疗9w,治疗结束后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相应的评定。治疗后,观察组PANSS总分及隐性因子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效果好,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从不良反应表(TESS)得知,通过治疗后两组出现的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联合舍曲林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其中关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为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45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电图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利拉萘酯乳膏治疗足癣和体股癣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收集诊治的足癣和体股癣患者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足癣对照组、体股癣对照组、足癣试验组、体股癣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1%联苯苄唑霜治疗,试验组采用2%利拉萘酯乳膏治疗,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利拉萘酯乳膏治疗足癣和体股癣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术中护理分析

    分析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术中护理效果。收集收治的124例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出现轻度脊髓损伤、呼吸功能紊乱、皮肤损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临床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正确安置患者俯卧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姚丰梅;熊赛君;袁海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沐舒坦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3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沐舒坦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静脉滴注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67%,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疾病发病率,同时在治疗期间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因素,提高整体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桑玮;朱兰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选取1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常规剂量组(应用常规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剂量组(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阿奇霉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效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减少,小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相比较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明显优势,且在红霉素使用中,小剂量应用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但并未减少治疗效果。

    作者:潘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筛查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对同时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查的3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分为糖尿病组(42例)和非糖尿病(326例),分析两组HbA1c结果。结果糖尿病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HbA1c筛查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当HbA1c的Cut-off值为5.4%时,筛查糖尿病的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98.4%、阳性预示值为75.9%、可靠性为98.2%。结论 HbA1c可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用于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筛查指标。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随机法将收治的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例,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和观察组(n=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缬沙坦降压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两组血压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6w后,SBP、DB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2.4869,P=0.0000;t=16.9461,P=0.0000)。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5793,P=0.03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9,P=0.9759)。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可显著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使用安全,稳定持久,可作为本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艾年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行6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镇静效果以及药物利用的节俭性。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麻醉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时间的逐渐增加,两组患者的麻醉评分均逐渐提高,麻醉效果逐渐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给药45min后麻醉评分4.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丙泊酚使用量45.3±12.2mg、芬太尼使用量0.2±0.02mg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12.4±13.6mg、0.3±0.01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药物麻醉。而且在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低于传统镇静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具有显著的节俭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赛洛唑啉喷鼻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将32例(64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0.05%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点眼联合0.05%盐酸赛洛唑啉喷鼻剂喷鼻治疗,对照组仅予0.05%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点眼,连续治疗14d,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d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经用药后3、7、14d观察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眼部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依美斯汀滴眼液点眼及盐酸赛洛唑啉喷鼻剂喷鼻能较快缓解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部不适,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琦;王晨;贾洪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力农在顽固性心衰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力农在顽固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米力农组给予米力农治疗,多巴酚丁胺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用药前和用药后3d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记录两组用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米力农组治疗效果好于多巴酚丁胺组;两组用药后3d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米力农组用药后3d左室射血分数比多巴酚丁胺组的高;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当。结论米力农对顽固性心衰有一定效果,但应该短期使用。

    作者:陈勇;陈瑞容;黄伯万;江其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独组,两组患者均给于糖尿病饮食、运动、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单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单独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AE)、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AE、Scr、BUN、ALB、FBG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FBG 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UAE、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单独组,前者ALB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Scr、BUN水平,提升ALB水平,有效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艾丽娟;叶兴辉;陈福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观察与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观察与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权翠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选择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改良电抽搐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行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安全管理及护理体会

    取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气道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护理方案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在应用翻身床以及呼吸道各项针对性护理措施期间,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意外情况,其中2例患者首次转移至翻身床上23min时出现心跳减缓、呼吸骤停,经相应救治措施处理后于45d后治愈。翻身床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可避免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工作更为高质和高效,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禾萍;彭素萍;王月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目的:研究前列腺电切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17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得知,术后出血8例、腺体残留1例、电切综合征2例、尿失禁2例。在本次研究的217例病例中,共有13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率为5.99%。术后出血的患者数量多,所占比例为3.6%,发生电切综合征与尿失禁的患者数量少,所占比例为1.9%,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经尿道手术后,导致其出现并发症的因素非常多,通过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印龙;胡军全;欧宗泉;李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做好相关的护理,从心理的角度提出干预措施,促进母婴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从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生产并出现不同程度的26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耐心细致的护理,使产妇恢复正常的身心健康。

    作者:郭水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63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者各6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英;江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现代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士长通过改变管理模式,改变排班模式、实行护士层级管理、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丰富业余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等现代化的管理,便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文拉法辛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选取本院科室40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1)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患者均口服文拉法辛治疗12w,在患者服用文拉法辛前以及用药1、2、6、8w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出现的各种副反应。在40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服用文拉法辛2w后起效,口服有效治疗剂量限定为75~225mg/d,其中所有服用文拉法辛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3%,临床痊愈率为74.9%,不良反应较轻,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与日常口服剂量无关。40例患者中使用文拉法辛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推广使用,疗效可靠,且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实践中作为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