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谢程航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高血脂症, 应用价值
摘要: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金因肽治疗唇部糜烂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唇部糜烂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46例唇部糜烂性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5例在自身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金因肽喷于溃疡面治疗,对照组21例在自身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口腔溃疡药膜治疗.观察并比较二组用药后14w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糜烂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糜烂面显著缩小,1与4w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因肽用于治疗唇部糜烂性病变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作者:吴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酮替芬在哮喘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

    选择2013年6~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均采用常规方法,即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沙丁胺醇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酮替芬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哮喘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酮替芬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钟运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小儿发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烧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消退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6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5.36%,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在治疗早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正常服用该药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辉;曾倩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水肿性疾病安全性和利尿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水肿性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呋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中N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中Na+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于水肿性疾病患者,临床上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的效果好,能够显著利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奚亚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修补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当天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后期服务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部分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疗效、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CgA(嗜铬粒蛋白A)、BNP(血浆脑钠肽)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51.55%,6-MWT(425±26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gA(96±5ng/ml)、BNP (220±2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磷酸肌酸钠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还能降低CgA和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姚兑海;梁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w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将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控制病情发展,阻断胰腺的内消化,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文良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胸腔内注射丝裂霉素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静脉化疗治疗19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19例经胸腔镜确诊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使用培美曲塞与顺铂静脉化疗,并行胸腔内注射丝裂霉素.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89.47%)胸腔积液得到控制,13例(68.42%)胸腔积液癌细胞检查由阳性转为阴性;获CR 4例,PR 10例,SD 3例,PD 2例;总有效率为73.68%,疾病控制率为89.47%,肿瘤进展时间为7.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2.10%.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多为1~2级,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胸腔内注射丝裂霉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钧;谢志斌;钟敏华;黄文军;吴展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析

    评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120例眩晕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临床护理实施的健康教育分为评析组及标准组,每组各60例.评析组按照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而标准组实施标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眩晕的认识程度、治疗顺从性及对临床效果的满意度.评析组患者对眩晕全面认识、治疗顺从性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与标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眩晕的认识程度、治疗顺从性及对临床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陈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疗效研究

    选取64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一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消肿止痛优良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6%);软组织愈合优良率(81.3%)高于对照组(53.1%),差异均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效果优于单一采用西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建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系指与颅脑损伤后首次CT检查结果相比,经手术或再次CT扫描证实,患者出现新的出血性病灶或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这种出血性病灶可分为:脑挫裂伤、多发性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硬膜下血肿(SDH)、硬膜外血肿(EDH)等.PHI是颅脑损伤患者主要致死及致残原因.严密监测、早期治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简要分析PHI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原则.

    作者:米清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仅经布地奈德单纯给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EF变化情况、意识完全清醒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组治疗至意识完全清醒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5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2.50%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虽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但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孙石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4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缓解时间,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喘息、湿哕音和哮鸣音等临床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丽珠;李军黎;龙敏跃;蒙来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88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和磷酰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4h后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13%,对照组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忠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社区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前FMA、MBI评分无明显差异,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肢体功能联,具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朱梅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临床研究患者均予硝酸脂类、他汀类药物、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连用2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显效率达98.3%,对照组6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皮肤瘀斑2例,对照组出现腹泻6例、皮肤瘀斑9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肺炎患者中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肺炎中的相关性以及上述参数在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3例非细菌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血中的MPV、NLR、CRP、PCT,分析MPV、NLR、CRP与PCT的相关性以及各参数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MPV、NLR、CRP、PC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426,6.572,12.317,4.302,P<0.05).细菌性肺炎组MPV、NLR、CRP与PCT之间呈正相关(r=0.202,0.322,0.45,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MPV明显升高,由于MPV容易获取、经济快捷,对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俞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住院环境、医护关系及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组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配合度为100%,对照组90%,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聂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治疗烧伤创面,试验组则给予纳米银敷料覆盖于创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8.4±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0±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植皮率与创面瘢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及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患者应用纳米银敷料有利于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健;梁新韦;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高血压病患者367例,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准备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后,对患者的体重、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对患者按照常规完成治疗后,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患者的体质指数以及患者的生活指标表现为显著的降低(P<0.05);在治疗前后,患者在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针对高血压患者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给予临床治疗,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少,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成功凸显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荣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