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喜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且尿常规提示有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好转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含量,延缓肾功能损害,推荐应用于慢性肾炎合并蛋白尿的患者.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择期进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50例.七氟烷组采用低剂量七氟烷吸入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肝肾功能变化,主要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酸酐(Cr)等指标.结果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AST术前较术后1d、术后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所增高,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ALT术前与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T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BUN、Cr术前与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Cr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两者相当.
作者:邓辉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四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外加黄芪颗粒联合治疗,治疗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以好转,对照组中根除例数40例,根除率为78.4%,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8例;观察组中根除47例,根除率为92.2%,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Hp感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四联疗法联合黄芪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少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将58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和对照组(未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疗程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改善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11月在本科进行透析治疗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存活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肾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RBC)明显上升,其中腹膜透析组的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的上升幅度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白蛋白(ALB)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腹膜透析组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低蛋白血症、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半年、1年、3年存活率与血液透析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透析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均有其优缺点,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透析方式,以减少病人并发症,增加生存率.
作者:吴勇;林克宣;钟伟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15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在遵医嘱给予系统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采用保持局部清洁、糜烂面湿敷、红光照射、佩穿特制的无菌背心、严格消毒隔离患儿等综合护理措施.15例患儿,入院时发病2-3天,住院4-11天后均治愈出院.采用保持局部清洁、糜烂面湿敷、红光照射、佩穿特制的无菌背心、严格消毒隔离患儿等综合护理措施对促进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洪兵;朱爱凤;魏仁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自2009年4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52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5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在限制钠摄入和加强白蛋白补充的同时,给予速尿静脉滴注和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9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曲肽配合速尿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中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经临床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水减少情况和尿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门脉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行奥曲肽配合速尿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康雄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广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门诊发现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佳乐、黄体酮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2%,而对照组仅为7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2%,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3个月及6个月发现,观察组妊娠率分别为34%、46%,远高于对照组的20%、32% (P<0.05).克罗米芬与补佳乐、黄体酮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邱雪玲;董秋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HCY、Hs-CRP、LP(a)和DD联合在冠心病病程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3例)以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组,47例).并选同期体检正常成年人20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HCY、Hs-CRP、LP(a)和DD水平及各指标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HCY、Hs-CRP、LP(a)和DD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SAP组和UAP组HCY、Hs-CRP、LP(a)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S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HCY、Hs-CRP、LP(a)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组中四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性低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LP(a)和DD水平可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四项指标联合监测能更准确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反映.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行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 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显示,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是一种安全性高,见效快的临床治疗方案,能帮助患者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尤丽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免疫学性质分析.方法 选取5名符合抽脂要求的健康志愿者,抽取25g脂肪组织并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查看目标细胞分化群表面抗原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特点,并观察淋巴细胞、异体脂肪干细胞共同培养下增殖情况.结果 脂肪干细胞表面CA29、CD40、CD90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Ⅰ均可阳性表达,CD31、CD34、CD45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Ⅱ均阴性表达;对照组平均CPM值为1805±152,研究组平均CPM水平为1811±164,两组平均CPM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脂肪干细胞无内皮细胞、造血系统污染问题,异体脂肪于细胞并未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表明脂肪干细胞排斥反应小,可尝试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工作的主要同种异体细胞应用.
作者:孔志华;袁玉林;熊志;朱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4w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术后有2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0%,其中有17例患者是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占18.89%),7例发生呼吸道感染(7.78%),3例是由于术后切口感染引起(3.33%);观察组有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其中5例患者是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556%),有3例发生呼吸道的感染(3.33%),有1例是由于术后切口感染所引起(1.1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术后感染发生较为常见,合理有效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资料.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者16例(64%),有效者8例(3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者11例(44%),有效者9例(35%),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柏龙;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比较两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16.7%,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7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氟康唑和制霉菌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停药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34/35),对照组为82.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P<0.05).试验组治愈30例,3个月后痊愈者中复发1例,治愈率为3.33%;对照组治愈21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23.81%,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P<0.05).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甘隆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按星期单双日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增加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术中按常规护理.观察组表现为焦虑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焦虑缓解及不焦虑的比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前护理能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月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建芳;温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针灸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结合热敏灸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结合热敏灸能有效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4.29%、5.71%,与对照组的74.29%、37.14%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RDQ总分3.54±1.32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90±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陆泓;汪友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