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王朋朋;谢鹤;吴淑庄;黄斌

关键词:呼吸衰竭, 氨茶碱, 纳洛酮
摘要: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选取收治生产的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产时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内容.比较两组产妇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各方面指标.观察组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预防肺结核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疗效研究

    按照患者是否预防性应用恩替卡韦将我院收治的96例行化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2HLZE/4HL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再激活率、肝功能受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HBV再激活率、ALT升高率以及TBIL升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 vs 43.48%)、(2.00% vs 39.13%)、(6.00% vs 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8.00%vs 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能够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率,减少肝功能受损,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经宙;林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分析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选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莉;吴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降低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应用规范化的、严格的护理干预方法来预测和控制主要护理问题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的尿道下裂5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护理的效果.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2例(4%),术后并发症8例(16%),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10%)术后并发症20例(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在留置导尿期间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证的发生率.

    作者:李新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活血宣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活血宣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采用活血宣痹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证候改善,且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胡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急诊治疗126例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急诊内科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w,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1.26%(26例)、90.47%(5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0%(15例)、71.42%(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霞;何涛;贺文帅;苏布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白芍总苷结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胶囊结合0.03%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入我院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具有统计学差异(x2=6.97,P<0.05).结论 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短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俊青;卢忠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血管性低血压6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血管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选择治疗的低血压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 (P<0.05).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血管性低血压应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梁永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无脑微出血)38例,研究组(脑微出血)45例,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尿酸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54.2%;两组患者在LDL以及HDL水平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清UA水平的比较上t分别为3.6379、2.6453、2.33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率较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测标志,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分析

    将11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研究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研究组术后8d、9d时,小腿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7d、8d、9d时,前臂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铎;曾海龙;马量;徐新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检测7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基线PA水平呈递减趋势,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P<0.01).治疗24周58例HBV DNA阴性患者血清PA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血清PA水平.

    作者:孙力雄;陈定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的应用效果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昏迷期和清醒期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清醒时间、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玲;罗锦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感染联合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疗效观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分析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肛肠术后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刺激乳头对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w.观察两组HP根除率,综合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后HP阴转31例,阴转率77.5%,对照组阴转22例,阴转率5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鹏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分析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以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并将胺碘酮用量减半.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和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