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李秋红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护理效果, 情绪状态
摘要: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Ki-67、P53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开展比较与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为25.4±6.3d,排卵恢复时间为12.2±4.3d,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董君肖;董炳君;文印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

    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术后均自觉疼痛,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使用常规术后护理外,加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谌根珍;黄红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降低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应用规范化的、严格的护理干预方法来预测和控制主要护理问题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的尿道下裂5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护理的效果.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2例(4%),术后并发症8例(16%),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10%)术后并发症20例(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在留置导尿期间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证的发生率.

    作者:李新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w.观察两组HP根除率,综合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后HP阴转31例,阴转率77.5%,对照组阴转22例,阴转率5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鹏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变化.研究组75%FRF、50%FRF、25%FRF、PEFR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2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缩宫素组治疗,观察组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产后恶露时间以及术中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产后恶露天数分别为(41.62±8.67)min、(218.67±94.67)ml、(1.28±0.66)g/L、(23.84±3.61)d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用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预防止血,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殷继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分析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甲苯酸+维生素E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肛肠术后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感染联合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疗效观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及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分析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以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并将胺碘酮用量减半.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和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癀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新癀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新癀片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后分别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观察组于新癀片治疗3d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即明显降低(P<0.01),以后继续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达到快速控制炎性反应的目的,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罗徐;李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自2002年至今就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2例,通过2~6个月的治疗及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有18例已受孕,6例症状消失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治愈率为57.14%.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简单且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作者:万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活血宣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活血宣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采用活血宣痹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证候改善,且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胡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因干扰技术抑制精原细胞GDNF 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精原细胞GDNF基因干扰后精原细胞GDNF mRNA的表达,了解GDNF在精原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计、构建多个针对GDNF的干扰性小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精原细胞,筛选出对GDNF基因干扰效率高的GDNF siRNA,用酶标仪测定精原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原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原细胞GDNF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2.32±1.22%、54.25±1.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1.91)%、(5.6 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构建的阳性表达载体有效抑制了GDNF mRNA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了精原细胞的增殖.结论 RNAi可有效抑制精原细胞GDNF mRNA和蛋白表达,GDNF在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建新;宋大龙;曹颖;罗光恒;徐述雄;孙兆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IL-6、TNF-a、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结果 两组血糖指标(FPG、HbAlc、2hPG)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F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a、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赖康保;史治宙;黄子初;郭中秋;廖庆辉;陈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刺激乳头对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