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9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随访30d记录患者发生TIA或脑梗塞人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0~2h起效(47.7%vs26.1%)的患者及0~6h起效(87.4%vs56.1%)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64.8%vs43.4%)、总有效率(93.7%vs7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CD检测显示,治疗组左侧椎动脉(43.3±4.5vs41.7±4.8)、右侧椎动脉(43.4±10.8vs41.4±10.7)、基底动脉(44.9±10.8vs42.8±11.2)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30d内0例发生TIA或脑卒中,对照组5例发生TIA,0例进展为脑卒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4.418,P=0.036).治疗过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孙勇;王德;刘云云;朱友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按照患者是否预防性应用恩替卡韦将我院收治的96例行化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2HLZE/4HL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再激活率、肝功能受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HBV再激活率、ALT升高率以及TBIL升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 vs 43.48%)、(2.00% vs 39.13%)、(6.00% vs 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8.00%vs 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能够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率,减少肝功能受损,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经宙;林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精原细胞GDNF基因干扰后精原细胞GDNF mRNA的表达,了解GDNF在精原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计、构建多个针对GDNF的干扰性小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精原细胞,筛选出对GDNF基因干扰效率高的GDNF siRNA,用酶标仪测定精原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原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原细胞GDNF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2.32±1.22%、54.25±1.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1.91)%、(5.6 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构建的阳性表达载体有效抑制了GDNF mRNA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了精原细胞的增殖.结论 RNAi可有效抑制精原细胞GDNF mRNA和蛋白表达,GDNF在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建新;宋大龙;曹颖;罗光恒;徐述雄;孙兆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3例妇科肿瘤疾病患者.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需时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6、1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4% (3/87)、12.8%(11/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芳;王春艳;刘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依据CI<3.01/min·m2和GEDVI>800ml/m2标准,入组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患者38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和肾上腺素对照组,两组均应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组:在常规病因治疗、扩容升压等基础上加用左西盂旦注射液,首剂负荷量以12ug/kg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间大于10min,然后以0.075ug/(kg· min)持续微量泵泵入24h,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剂量和液体入量维持血压、血乳酸和碱剩余等相对稳定: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泵入,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剂量以维持血压稳定、血乳酸和碱剩余维持相对稳定为准.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入组时APACHEⅡ评分、连续24h无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时间点、每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28天全因病死率.Day3、6 CI和BNP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28day全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
作者:刁井地;孙昭睿;马昭君;冯伟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和概况,为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青;李恒;孙丽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氢氯噻氢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7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缬沙坦联合氢氯噻氢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广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急诊内科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w,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1.26%(26例)、90.47%(5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0%(15例)、71.42%(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霞;何涛;贺文帅;苏布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明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初产妇90例,均采用L1~2,L4~5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Ⅱ组: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Ⅲ组: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10、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第二产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P<0.05),Ⅱ组和Ⅰ组比较,第二产程VAS评分降低,产妇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较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刘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颈部前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护理.将颈前入路手术治疗的老年颈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术后试验组脊髓功能分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植骨不愈合和椎体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可提高手术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疗程结束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DNA载量情况,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在ALT、TBIL以及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与对照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肝功能改善好,病毒载量改善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46例(57.5%),有效33例(41.2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43.75%),有效22例(27.5%),无效23例(28.75%),总有效率为71.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02.99±9.80mmHg,治疗1~2w舒张压为85.10±5.10mmHg,治疗4~5周舒张压情况为71.21±6.21mmHg;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01.59±9.70mmHg,治疗1~2w舒张压为95.50±7.80mmHg,治疗4~5w舒张压为85.50±6.41mmHg,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其血压控制性较强,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通过对患者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长时间稳定患者的血压情况,不会造成反弹,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推广应用.
作者:汤长林;涂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