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王德;刘云云;朱友鹏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胶囊结合0.03%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入我院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具有统计学差异(x2=6.97,P<0.05).结论 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短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俊青;卢忠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4例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11%,对照组为93.7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h、6h及24h,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用药后15min及30min,观察组中宫缩加强的产妇多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对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疗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扆孔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以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并将胺碘酮用量减半.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和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朋朋;谢鹤;吴淑庄;黄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昏迷期和清醒期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清醒时间、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玲;罗锦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27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9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二次开颅手术3例,行气管切开15例,呼吸机脱管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4例,失语21例,瘫痪23例,尿道出血2例,,呃逆误吸2例,口腔溃疡5例,尿路感染3例.通过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3例妇科肿瘤疾病患者.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需时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6、1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4% (3/87)、12.8%(11/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芳;王春艳;刘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46例(57.5%),有效33例(41.2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43.75%),有效22例(27.5%),无效23例(28.75%),总有效率为71.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02.99±9.80mmHg,治疗1~2w舒张压为85.10±5.10mmHg,治疗4~5周舒张压情况为71.21±6.21mmHg;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为101.59±9.70mmHg,治疗1~2w舒张压为95.50±7.80mmHg,治疗4~5w舒张压为85.50±6.41mmHg,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其血压控制性较强,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通过对患者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长时间稳定患者的血压情况,不会造成反弹,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推广应用.
作者:汤长林;涂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深刺组,每组20例,三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予单纯盆底肌训练;电针组给予电针常规针刺八髎穴;深刺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3组治疗后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电针组优于对照组,而深刺组对降低患者尿失禁量及评分更明显(P<0.05).三种治疗都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电针深刺较常规电针治疗更优,说明针刺的深浅也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许国杰;肖少卿;姚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明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初产妇90例,均采用L1~2,L4~5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Ⅱ组: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Ⅲ组: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10、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第二产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P<0.05),Ⅱ组和Ⅰ组比较,第二产程VAS评分降低,产妇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较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刘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11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研究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研究组术后8d、9d时,小腿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7d、8d、9d时,前臂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铎;曾海龙;马量;徐新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我院自2002年至今就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2例,通过2~6个月的治疗及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有18例已受孕,6例症状消失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治愈率为57.14%.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简单且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作者:万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进行扫描,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征象在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HRCT检查,然后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肺淋巴道转移癌、肺血行转移癌、弥漫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大部分均出现小叶间隔异常.而支气管播散结核并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现象,表明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播散结核的重要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肺血行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主要表现为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肺淋巴道转移癌中容易出现小叶内细线、网状影,为58.3%(7/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在小叶核心异常表现上较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分支状影(即树芽征),占到90.0%(9/10).结论 HRCT影像鉴别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对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采用HRCT影像分析可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选取收治生产的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产时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内容.比较两组产妇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各方面指标.观察组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和概况,为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青;李恒;孙丽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通过临床医生确诊行气管切开护理患者40例,整群抽样,从病室单元环境净化、气管切开导管,吸痰管、吸引器等器具清洁与消毒,分泌物细菌监测,湿化液配制与创口保护等方面系统研究,与病案室往年同类病例例计数抽样4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种护理气管切开创口感染率、气道创口平均愈合天数等是否有差别;经整理资料采用计数与计量统计分析,差别有显著(P<0.05),以护理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是护士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科学护理,针对服务对象,采取严谨的个体化防创口感染的措施,故对促进创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有作用.
作者:何文梅;张学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