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的应用效果

段玲;罗锦华

关键词: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期, 清醒期
摘要: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昏迷期和清醒期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清醒时间、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选取收治生产的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产时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内容.比较两组产妇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各方面指标.观察组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分析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选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莉;吴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甲苯酸+维生素E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

    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术后均自觉疼痛,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使用常规术后护理外,加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谌根珍;黄红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肛肠术后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无脑微出血)38例,研究组(脑微出血)45例,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尿酸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54.2%;两组患者在LDL以及HDL水平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清UA水平的比较上t分别为3.6379、2.6453、2.33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率较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测标志,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选取门诊收治的203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使用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了丙泊酚使用量,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智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Ki-67、P53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自2002年至今就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2例,通过2~6个月的治疗及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有18例已受孕,6例症状消失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治愈率为57.14%.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简单且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作者:万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分析

    将11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研究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研究组术后8d、9d时,小腿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7d、8d、9d时,前臂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铎;曾海龙;马量;徐新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慢性胃溃疡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9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秋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研究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感染联合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疗效观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2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

    对27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9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二次开颅手术3例,行气管切开15例,呼吸机脱管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4例,失语21例,瘫痪23例,尿道出血2例,,呃逆误吸2例,口腔溃疡5例,尿路感染3例.通过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急诊治疗126例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急诊内科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w,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1.26%(26例)、90.47%(5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0%(15例)、71.42%(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霞;何涛;贺文帅;苏布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4年8月在贵州省长顺县妇幼保健院外科和贵州省长顺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家医院外科手术治疗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Ⅰ组(发病后在<3d手术者),Ⅱ组(发病后在3d~12d手术者),Ⅲ组(发病后在>12d手术者).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1)三组手术后再次手术次数及病死率:Ⅰ组再次手术≤2次病例、再次手术总次数病例及病死率Ⅲ组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Ⅰ组并发症发生总病例数分别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再次手术>2次,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佳手术时间应在>12d以上,该时间段手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的机率小,并发症少和患者死亡率低.

    作者:邱永红;张国军;江志;秦克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变化.研究组75%FRF、50%FRF、25%FRF、PEFR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9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随访30d记录患者发生TIA或脑梗塞人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0~2h起效(47.7%vs26.1%)的患者及0~6h起效(87.4%vs56.1%)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64.8%vs43.4%)、总有效率(93.7%vs7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CD检测显示,治疗组左侧椎动脉(43.3±4.5vs41.7±4.8)、右侧椎动脉(43.4±10.8vs41.4±10.7)、基底动脉(44.9±10.8vs42.8±11.2)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30d内0例发生TIA或脑卒中,对照组5例发生TIA,0例进展为脑卒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4.418,P=0.036).治疗过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孙勇;王德;刘云云;朱友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