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兰
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出血控制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子宫内膜明显比对照组薄(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出血控制时间明显缩短,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如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2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缩宫素组治疗,观察组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产后恶露时间以及术中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产后恶露天数分别为(41.62±8.67)min、(218.67±94.67)ml、(1.28±0.66)g/L、(23.84±3.61)d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用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预防止血,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殷继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27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9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二次开颅手术3例,行气管切开15例,呼吸机脱管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4例,失语21例,瘫痪23例,尿道出血2例,,呃逆误吸2例,口腔溃疡5例,尿路感染3例.通过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明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初产妇90例,均采用L1~2,L4~5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Ⅱ组: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Ⅲ组: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10、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第二产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P<0.05),Ⅱ组和Ⅰ组比较,第二产程VAS评分降低,产妇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较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刘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昏迷期和清醒期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清醒时间、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昏迷期与清醒期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玲;罗锦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术后均自觉疼痛,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使用常规术后护理外,加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谌根珍;黄红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3例妇科肿瘤疾病患者.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需时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6、1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4% (3/87)、12.8%(11/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芳;王春艳;刘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以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并将胺碘酮用量减半.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和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颈性弦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10次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68.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步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疗程结束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DNA载量情况,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在ALT、TBIL以及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与对照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肝功能改善好,病毒载量改善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收治的9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秋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变化.研究组75%FRF、50%FRF、25%FRF、PEFR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11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研究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研究组术后8d、9d时,小腿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7d、8d、9d时,前臂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铎;曾海龙;马量;徐新毅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