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及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刘冰峰

关键词:烧伤, 皮肤损伤,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检测7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基线PA水平呈递减趋势,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P<0.01).治疗24周58例HBV DNA阴性患者血清PA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血清PA水平.

    作者:孙力雄;陈定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及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风心病并发脑栓塞临床效果分析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风心病并发脑栓塞患者11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浆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补阳还五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感染联合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疗效观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的CT影像鉴别

    目的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进行扫描,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征象在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HRCT检查,然后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肺淋巴道转移癌、肺血行转移癌、弥漫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大部分均出现小叶间隔异常.而支气管播散结核并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现象,表明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播散结核的重要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肺血行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主要表现为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肺淋巴道转移癌中容易出现小叶内细线、网状影,为58.3%(7/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在小叶核心异常表现上较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分支状影(即树芽征),占到90.0%(9/10).结论 HRCT影像鉴别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对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采用HRCT影像分析可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肛肠术后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12个月,比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值得推荐.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刺激乳头对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左西孟旦在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依据CI<3.01/min·m2和GEDVI>800ml/m2标准,入组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患者38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和肾上腺素对照组,两组均应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组:在常规病因治疗、扩容升压等基础上加用左西盂旦注射液,首剂负荷量以12ug/kg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间大于10min,然后以0.075ug/(kg· min)持续微量泵泵入24h,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剂量和液体入量维持血压、血乳酸和碱剩余等相对稳定: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泵入,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剂量以维持血压稳定、血乳酸和碱剩余维持相对稳定为准.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入组时APACHEⅡ评分、连续24h无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时间点、每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28天全因病死率.Day3、6 CI和BNP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28day全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

    作者:刁井地;孙昭睿;马昭君;冯伟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9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随访30d记录患者发生TIA或脑梗塞人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0~2h起效(47.7%vs26.1%)的患者及0~6h起效(87.4%vs56.1%)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64.8%vs43.4%)、总有效率(93.7%vs7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CD检测显示,治疗组左侧椎动脉(43.3±4.5vs41.7±4.8)、右侧椎动脉(43.4±10.8vs41.4±10.7)、基底动脉(44.9±10.8vs42.8±11.2)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30d内0例发生TIA或脑卒中,对照组5例发生TIA,0例进展为脑卒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4.418,P=0.036).治疗过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孙勇;王德;刘云云;朱友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影响研究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疗程结束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DNA载量情况,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在ALT、TBIL以及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与对照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肝功能改善好,病毒载量改善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近况

    探讨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和概况,为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青;李恒;孙丽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112例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4例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11%,对照组为93.7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h、6h及24h,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用药后15min及30min,观察组中宫缩加强的产妇多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对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疗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扆孔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采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

    我院为提高新护士人员的操作水平,选取2013年6月新到岗34名护士接受PDCA循环模式培训,与2012年10月新到岗36名护士接受一般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护理成绩、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礼仪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的对照组(P<0.05),且比较各项护理考核指标的满意情况,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护士规范培训中结合采用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新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贺红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2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缩宫素组治疗,观察组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产后恶露时间以及术中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产后恶露天数分别为(41.62±8.67)min、(218.67±94.67)ml、(1.28±0.66)g/L、(23.84±3.61)d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用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预防止血,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殷继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降低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应用规范化的、严格的护理干预方法来预测和控制主要护理问题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的尿道下裂5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护理的效果.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2例(4%),术后并发症8例(16%),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10%)术后并发症20例(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在留置导尿期间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证的发生率.

    作者:李新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研究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4年8月在贵州省长顺县妇幼保健院外科和贵州省长顺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家医院外科手术治疗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Ⅰ组(发病后在<3d手术者),Ⅱ组(发病后在3d~12d手术者),Ⅲ组(发病后在>12d手术者).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1)三组手术后再次手术次数及病死率:Ⅰ组再次手术≤2次病例、再次手术总次数病例及病死率Ⅲ组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Ⅰ组并发症发生总病例数分别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再次手术>2次,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佳手术时间应在>12d以上,该时间段手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的机率小,并发症少和患者死亡率低.

    作者:邱永红;张国军;江志;秦克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朋朋;谢鹤;吴淑庄;黄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