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邱永红;张国军;江志;秦克琳

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坏死, 手术时机, 预后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4年8月在贵州省长顺县妇幼保健院外科和贵州省长顺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家医院外科手术治疗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Ⅰ组(发病后在<3d手术者),Ⅱ组(发病后在3d~12d手术者),Ⅲ组(发病后在>12d手术者).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1)三组手术后再次手术次数及病死率:Ⅰ组再次手术≤2次病例、再次手术总次数病例及病死率Ⅲ组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Ⅰ组并发症发生总病例数分别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再次手术>2次,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佳手术时间应在>12d以上,该时间段手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的机率小,并发症少和患者死亡率低.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选择本院2013年以来门诊行人流术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都符合人工流产的指征,无禁忌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自愿接受人流术的孕妇.观察组在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内放置及利多卡因宫颈两旁注射,两组都按人流操作规范操作.观察术中、术后孕妇疼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疼痛感明显减轻,大多数人基本没有痛感,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疼痛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小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的CT影像鉴别

    目的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进行扫描,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征象在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HRCT检查,然后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肺淋巴道转移癌、肺血行转移癌、弥漫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大部分均出现小叶间隔异常.而支气管播散结核并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现象,表明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播散结核的重要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肺血行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主要表现为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肺淋巴道转移癌中容易出现小叶内细线、网状影,为58.3%(7/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在小叶核心异常表现上较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分支状影(即树芽征),占到90.0%(9/10).结论 HRCT影像鉴别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对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采用HRCT影像分析可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w.观察两组HP根除率,综合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后HP阴转31例,阴转率77.5%,对照组阴转22例,阴转率5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鹏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比较分析

    目的 明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初产妇90例,均采用L1~2,L4~5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Ⅱ组: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Ⅲ组: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10、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第二产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P<0.05),Ⅱ组和Ⅰ组比较,第二产程VAS评分降低,产妇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较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刘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12个月,比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值得推荐.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开展比较与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为25.4±6.3d,排卵恢复时间为12.2±4.3d,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董君肖;董炳君;文印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活血宣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活血宣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采用活血宣痹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证候改善,且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胡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IL-6、TNF-a、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结果 两组血糖指标(FPG、HbAlc、2hPG)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F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a、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赖康保;史治宙;黄子初;郭中秋;廖庆辉;陈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112例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4例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11%,对照组为93.7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h、6h及24h,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用药后15min及30min,观察组中宫缩加强的产妇多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对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疗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扆孔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采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

    我院为提高新护士人员的操作水平,选取2013年6月新到岗34名护士接受PDCA循环模式培训,与2012年10月新到岗36名护士接受一般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护理成绩、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礼仪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的对照组(P<0.05),且比较各项护理考核指标的满意情况,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护士规范培训中结合采用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新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贺红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近况

    探讨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和概况,为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青;李恒;孙丽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低龄肺炎患儿气管深部吸痰的护理体会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治疗需要吸痰的低龄肺炎患儿60例作为吸痰护理对象,分常规吸痰组和气管深部吸痰组各30例,并分析两组护理资料.吸痰护理完成后,两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两组均无气管黏膜损伤和护理意外情况发生.其中气管深部吸痰组显效11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26/30);常规吸痰组显效6例,好转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56.7%(17/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深部吸痰护理法比常规吸痰护理法能有效而迅速改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颈性弦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10次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68.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步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分析

    将11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研究组术后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研究组术后8d、9d时,小腿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7d、8d、9d时,前臂患肢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铎;曾海龙;马量;徐新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分析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肛肠术后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选取门诊收治的203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使用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了丙泊酚使用量,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智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Ki-67、P53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