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康保;史治宙;黄子初;郭中秋;廖庆辉;陈玉华
选取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效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按照患者是否预防性应用恩替卡韦将我院收治的96例行化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2HLZE/4HL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再激活率、肝功能受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HBV再激活率、ALT升高率以及TBIL升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 vs 43.48%)、(2.00% vs 39.13%)、(6.00% vs 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8.00%vs 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能够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率,减少肝功能受损,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经宙;林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颈性弦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10次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68.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步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收治的9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秋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深刺组,每组20例,三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予单纯盆底肌训练;电针组给予电针常规针刺八髎穴;深刺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3组治疗后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电针组优于对照组,而深刺组对降低患者尿失禁量及评分更明显(P<0.05).三种治疗都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电针深刺较常规电针治疗更优,说明针刺的深浅也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许国杰;肖少卿;姚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明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初产妇90例,均采用L1~2,L4~5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Ⅱ组: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Ⅲ组: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10、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第二产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P<0.05),Ⅱ组和Ⅰ组比较,第二产程VAS评分降低,产妇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较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刘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3例妇科肿瘤疾病患者.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需时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6、1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4% (3/87)、12.8%(11/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芳;王春艳;刘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12个月,比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值得推荐.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我院自2002年至今就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2例,通过2~6个月的治疗及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有18例已受孕,6例症状消失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治愈率为57.14%.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简单且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作者:万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甲苯酸+维生素E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胶囊结合0.03%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入我院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具有统计学差异(x2=6.97,P<0.05).结论 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结合他克莫司软膏短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俊青;卢忠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氢氯噻氢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7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缬沙坦联合氢氯噻氢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广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风心病并发脑栓塞患者11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浆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补阳还五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选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莉;吴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选取收治生产的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产时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内容.比较两组产妇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各方面指标.观察组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