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青;卢忠林
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出血控制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子宫内膜明显比对照组薄(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出血控制时间明显缩短,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如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肛肠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其使用安全性.随机抽取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行肛肠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开始采用布托啡诺对其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托啡诺、托烷司琼.按照布托啡诺使用剂量将患者划分为B1、B2、B3组,每组28例,3组患者的布托啡诺剂量依次为1.2、1.5和1.8ug/kg.ml.比较3组临床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2、B3组镇痛评分(VAV评分)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组之间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3组低(P<0.05);B1、B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肛肠疾病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治疗后,使用1.5~1.8ug/kg.ml剂量的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取得的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颈性弦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10次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率为68.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步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血管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选择治疗的低血压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 (P<0.05).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血管性低血压应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梁永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和护患满意率,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障手术效果,并能增进护患关系,有利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秋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选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莉;吴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开展比较与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为25.4±6.3d,排卵恢复时间为12.2±4.3d,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董君肖;董炳君;文印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颈部前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护理.将颈前入路手术治疗的老年颈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术后试验组脊髓功能分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植骨不愈合和椎体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可提高手术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朋朋;谢鹤;吴淑庄;黄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治疗组50例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头孢替唑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利刚;李云森;何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社区内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般教育组和(干预组)强化教育组,所有患者都在正常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强化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糖尿病俱乐部进行系统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强化教育.对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患者的FBG、2hPBG、HbALc,以及患者血糖监测情况、定期检查情况、饮食控制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和运动锻炼情况五项遵医率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开展教育6个月后,一般教育组与强化教育组的FBG、2hPB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五项遵医率也均有所提升,且强化教育组FBG、2hPBG、HbALc水平较一般教育组降低更为显著,五项遵医率也较一般教育组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进行扫描,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征象在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HRCT检查,然后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肺淋巴道转移癌、肺血行转移癌、弥漫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大部分均出现小叶间隔异常.而支气管播散结核并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现象,表明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播散结核的重要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肺血行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主要表现为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肺淋巴道转移癌中容易出现小叶内细线、网状影,为58.3%(7/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在小叶核心异常表现上较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分支状影(即树芽征),占到90.0%(9/10).结论 HRCT影像鉴别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对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采用HRCT影像分析可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择本院2013年以来门诊行人流术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都符合人工流产的指征,无禁忌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自愿接受人流术的孕妇.观察组在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内放置及利多卡因宫颈两旁注射,两组都按人流操作规范操作.观察术中、术后孕妇疼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疼痛感明显减轻,大多数人基本没有痛感,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疼痛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小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检测7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基线PA水平呈递减趋势,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P<0.01).治疗24周58例HBV DNA阴性患者血清PA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血清PA水平.
作者:孙力雄;陈定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精原细胞GDNF基因干扰后精原细胞GDNF mRNA的表达,了解GDNF在精原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计、构建多个针对GDNF的干扰性小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精原细胞,筛选出对GDNF基因干扰效率高的GDNF siRNA,用酶标仪测定精原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原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原细胞GDNF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2.32±1.22%、54.25±1.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1.91)%、(5.6 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构建的阳性表达载体有效抑制了GDNF mRNA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了精原细胞的增殖.结论 RNAi可有效抑制精原细胞GDNF mRNA和蛋白表达,GDNF在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建新;宋大龙;曹颖;罗光恒;徐述雄;孙兆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12个月,比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值得推荐.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肉芽、外伤与慢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 烧伤及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