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结果 两组血糖指标(FPG、HbAlc、2hPG)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F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a、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赖康保;史治宙;黄子初;郭中秋;廖庆辉;陈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新癀片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后分别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观察组于新癀片治疗3d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即明显降低(P<0.01),以后继续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达到快速控制炎性反应的目的,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罗徐;李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地塞米松结合替硝唑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选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莉;吴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急诊内科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w,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1.26%(26例)、90.47%(5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0%(15例)、71.42%(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霞;何涛;贺文帅;苏布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术后均自觉疼痛,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使用常规术后护理外,加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谌根珍;黄红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疗程结束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DNA载量情况,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在ALT、TBIL以及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与对照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肝功能改善好,病毒载量改善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择本院2013年以来门诊行人流术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都符合人工流产的指征,无禁忌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自愿接受人流术的孕妇.观察组在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内放置及利多卡因宫颈两旁注射,两组都按人流操作规范操作.观察术中、术后孕妇疼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疼痛感明显减轻,大多数人基本没有痛感,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疼痛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小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27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9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二次开颅手术3例,行气管切开15例,呼吸机脱管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4例,失语21例,瘫痪23例,尿道出血2例,,呃逆误吸2例,口腔溃疡5例,尿路感染3例.通过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朋朋;谢鹤;吴淑庄;黄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5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达标控制方案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山药、独活、当归、黄柏、柴胡、白芍、苍术、杜仲、甘草、川芎各、白术、威灵仙各、木瓜,水煎服.观察组优49例,良27例,差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优33例,良36例,差10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使西医、中医、理疗三种方式合而为一,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共同达到化瘀止痛、活血通络、温经通脉、滋补肝肾的效果,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方案.
作者:吕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机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ESD专项护理,总结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3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全部切除,手术中除7例(23.3%)有少量渗血外,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无1例出现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病变.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期间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覃爱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选取门诊收治的203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使用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了丙泊酚使用量,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智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深刺组,每组20例,三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予单纯盆底肌训练;电针组给予电针常规针刺八髎穴;深刺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3组治疗后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电针组优于对照组,而深刺组对降低患者尿失禁量及评分更明显(P<0.05).三种治疗都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电针深刺较常规电针治疗更优,说明针刺的深浅也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许国杰;肖少卿;姚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氢氯噻氢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7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缬沙坦联合氢氯噻氢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广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 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12个月,比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中药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值得推荐.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