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梅;张学平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9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随访30d记录患者发生TIA或脑梗塞人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0~2h起效(47.7%vs26.1%)的患者及0~6h起效(87.4%vs56.1%)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64.8%vs43.4%)、总有效率(93.7%vs7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CD检测显示,治疗组左侧椎动脉(43.3±4.5vs41.7±4.8)、右侧椎动脉(43.4±10.8vs41.4±10.7)、基底动脉(44.9±10.8vs42.8±11.2)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30d内0例发生TIA或脑卒中,对照组5例发生TIA,0例进展为脑卒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4.418,P=0.036).治疗过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联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孙勇;王德;刘云云;朱友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选取收治生产的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产时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内容.比较两组产妇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各方面指标.观察组在家庭选择剖宫产率、终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婴儿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应用护理新模式,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甲苯酸+维生素E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苯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疗程结束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DNA载量情况,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在ALT、TBIL以及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与对照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肝功能改善好,病毒载量改善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和概况,为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青;李恒;孙丽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65例同期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存活率.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存活率为(7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55.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检测7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基线PA水平呈递减趋势,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P<0.01).治疗24周58例HBV DNA阴性患者血清PA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血清PA水平.
作者:孙力雄;陈定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变化.研究组75%FRF、50%FRF、25%FRF、PEFR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27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9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二次开颅手术3例,行气管切开15例,呼吸机脱管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4例,失语21例,瘫痪23例,尿道出血2例,,呃逆误吸2例,口腔溃疡5例,尿路感染3例.通过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治疗需要吸痰的低龄肺炎患儿60例作为吸痰护理对象,分常规吸痰组和气管深部吸痰组各30例,并分析两组护理资料.吸痰护理完成后,两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两组均无气管黏膜损伤和护理意外情况发生.其中气管深部吸痰组显效11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26/30);常规吸痰组显效6例,好转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56.7%(17/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深部吸痰护理法比常规吸痰护理法能有效而迅速改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活血宣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采用活血宣痹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证候改善,且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胡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结果 两组血糖指标(FPG、HbAlc、2hPG)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F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a、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赖康保;史治宙;黄子初;郭中秋;廖庆辉;陈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深刺组,每组20例,三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予单纯盆底肌训练;电针组给予电针常规针刺八髎穴;深刺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3组治疗后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电针组优于对照组,而深刺组对降低患者尿失禁量及评分更明显(P<0.05).三种治疗都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电针深刺较常规电针治疗更优,说明针刺的深浅也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许国杰;肖少卿;姚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120名患者按进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方面及血脂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且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曾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94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除应用基础治疗方案之外,还应用沙丁胺醇实施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应用对照组全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酮替芬实施口服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FEV 1/FVC这五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两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FEV 1/FVC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研究组的好转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应用沙丁胺醇辅以酮替芬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张雪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选择本院2013年以来门诊行人流术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都符合人工流产的指征,无禁忌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自愿接受人流术的孕妇.观察组在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内放置及利多卡因宫颈两旁注射,两组都按人流操作规范操作.观察术中、术后孕妇疼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疼痛感明显减轻,大多数人基本没有痛感,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疼痛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小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无脑微出血)38例,研究组(脑微出血)45例,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尿酸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54.2%;两组患者在LDL以及HDL水平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清UA水平的比较上t分别为3.6379、2.6453、2.33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率较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测标志,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左云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进行扫描,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征象在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HRCT检查,然后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肺淋巴道转移癌、肺血行转移癌、弥漫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大部分均出现小叶间隔异常.而支气管播散结核并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现象,表明没有出现小叶间隔异常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播散结核的重要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肺血行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主要表现为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肺淋巴道转移癌中容易出现小叶内细线、网状影,为58.3%(7/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在小叶核心异常表现上较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分支状影(即树芽征),占到90.0%(9/10).结论 HRCT影像鉴别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对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采用HRCT影像分析可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