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行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分析

彭灵

关键词:再次手术, 剖宫产, 手术路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再次剖宫产的70例产妇的病例资料.其中首次剖宫产时采用改良的腹部横切口式的剖宫产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时采用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式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再次行剖宫产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时行改良的腹部横切口手术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比首次腹部纵切口式产妇出血量更少,且患者术后伤口外形美观,不失为剖宫产手术的首选方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就帕金森病产生的原因、帕金森病伴产生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给予自拟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每剂煎取2袋,每袋150ml,150ml/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两组治疗期间均配合外用凡士林,每日2次适量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w.结果 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2.0%,对照组愈显率为52.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君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格列美脲胶囊治疗,B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利拉鲁肽降糖效果良好,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董芒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慢性心衰患者的门诊监测与规范化管理

    慢性心衰为常见病,复发率高,增加了患者负担,而有效门诊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可减少复发,减轻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守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3例产褥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产褥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剖宫产、会阴切口、产后出血、孕前盆腔和阴道炎性病变反复发作是诱发产褥感染的独立因素.针对存在产褥感染因素的产妇,分娩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护理,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将65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康复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非手术因素的问题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2.9%,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康复率为82.4%,对照组为67.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研究组为94.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两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整体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主要转移的部位依次是椎骨、肋骨、骨盆.骨转移以多发为主,占67.4%.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8.5%,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生存分析得知,血清AKP水平、PS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以腺癌为主,且以多发为主.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骨转移的数目、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AKP水平.

    作者:谭彪彬;冯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相关科室近5年来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术前切口设计、皮瓣无张力缝合合理的使用电刀以及合适的引流和包扎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6例,坏死率为1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1例,坏死率为22%.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恰当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对皮瓣进行无张力缝合、有效地进行术后引流以及恰当的包扎都能够大程度的避免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孙少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8FDG PET对原发性食管癌和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诊断探讨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0例原发性及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食管癌57例,行食管根治术后复发性食管癌33例,所有患者均行CT及18FDG PE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原发性、复发性食管癌18FDG PE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DG PET对原发性、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优于CT,可以为治疗及预后做出更加有效的预测.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肺癌化疗护理观察

    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36例确诊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在副作用表现方面,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化疗期间,及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病例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66例,非院前急救组6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情况,再按急救时间分组:1h内急救者36例,1~5h内急救者50例,5h以上者4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院前急救组死亡7例(10.6%),非院前急救组死亡23例(38.3%),统计学方法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h内急救者死亡2例(5.6%),1~5h内急救者死亡10例(20%),5h以上者死亡19例(47.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降低患者急救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贵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 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维拉帕米口服降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对mALB水平.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m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高(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3)观察组出现心动过缓1例,头晕头痛l例.对照组出现心动过缓2例,牙龈增生l例.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流变学异常,不良反应经减量后消失.结论 替米沙坦在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肾脏功能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肾脏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远辉;钟希文;邹增业;谢志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并发症类型及临床结局,为脑血管急性期的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组)及急性出血性脑血病(脑出血组)分为两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衰竭,高血糖,再次出血或再梗塞,脑疝)及结局.结果 各种并发症中以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高;脑出血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梗塞组的再梗塞发生率(P<o.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以肺部感染、脑疝和消化道感染的死亡病例为多,其中又以再次出血或再梗塞的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多,以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及肺部感染为常见,治疗过程中要警惕再次出血或再梗塞的发生.

    作者:凤武云;曾永寿;王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巢脓肿与血常规及CA125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脓肿起病时的症状、体征及血生化、物理检查等特点,以便及早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卵巢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均有性生活,下腹痛、盆腔包块及子宫附件区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占62.2%.其主要区别在于卵巢脓肿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结论 卵巢脓肿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平全红;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28例效果观察

    选取56例初期麦粒肿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热敷及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与对照组(82.1%)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应用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其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臧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叩背与电动吸痰在婴儿肺炎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叩背与电动吸痰在婴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婴幼儿肺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叩背与电动吸痰,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加叩背与电动吸痰机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婴幼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叩背与电动吸痰较常规治疗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春;范卫平;彭桃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及其药物治疗进展

    本文就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疾病特点、药物治疗进展及预后进行阐述.

    作者:吴会莲;陈宪生;钟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利尿、抗感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缬沙坦,连续治疗4w,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凝血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

    作者:邓声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行无痛胃镜术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观察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术.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体动,则追加适量丙泊酚0.5mg/kg至反应消失.治疗组患者先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30ug/kg,而后给予对照组同样的操作.结果 治疗组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的MAP、HR、RR和Sp0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白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效果有确切的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燕;刘敏;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