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高宏琴

关键词:急性, 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进行急救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医务人员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采用卧位或者半卧位,持续吸氧,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止痛、溶栓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后,存活者43例,1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再次心肌梗死、1例由于合并严重的器官衰竭而死于抢救途中.医务人员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4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在治疗期间我院采取的护理方法,研究护理效果.结果24例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我院提供密切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防控、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健康指导,患者的疾病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预后效果良好.针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在手术治疗期间,提供全面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确保积极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荣;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胃镜下止血,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87.5%,再出血率为12.5%;对照组治愈率为89.5%,再出血率为1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正常、大便潜血转阴、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镜下止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预后快,严格掌握其禁忌证和适应证,可作为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光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60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进行急救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医务人员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采用卧位或者半卧位,持续吸氧,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止痛、溶栓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后,存活者43例,1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再次心肌梗死、1例由于合并严重的器官衰竭而死于抢救途中.医务人员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宏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麦默通在乳腺可疑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在乳腺恶性肿块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38例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均利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肿块145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有101例患者由恶性肿块BI-RADS分级转为0级,且效果显著的达29例(94.19%),治疗后肿块分级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显效10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4.19%,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且创口较小.结论 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在乳腺可疑恶性肿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中疗效好,创口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西蜀;刘莹;周鸿;王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高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探讨两者与妊高征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妊娠晚期健康对照组45例,同期住院妊高征患者48例,包括轻度妊高征18例,中度妊高征16例,重度妊高征14例,分别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清hcy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同孕龄对照组(P<0.01),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hcy及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妊高征患者(P<0.01),中、重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高症患者血清Hcy、CRP水平较正常晚期孕妇均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妊高症患者Hcy水平与CRP水平也呈正相关,二者都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联合检测血液中Hcy、CRP水平有助于妊高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赵翠霞;闫龙;邢芳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情况并将其随机分为PFNA组和PFN组,分析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时间指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和骨折痊愈时间)及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1)PFNA组的失血量和时间指标均低于PFN组,其中除失血量和手术时间(P<0.05),其余均为P<0.01;(2)两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和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和PFN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无差异,但PFNA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阳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酶联免疫法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106例高危人群(吸毒或男性同性恋者)、临床上怀疑HIV感染的患者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ELISA复查,阳性51例,阳性率为98.09%,特异性为98.07%,敏感性为86.15%;胶体金法复查阳性47例,阳性率为90.38%%,特异性为78.96%,敏感性为76.1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高危人群HIV感染的诊断,可作为临床上快速筛查HIV感染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樊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血小板聚集试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以ADP为诱聚剂,在APACT 2型血小板聚集仪上观察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使用情况.在2009年1月~2011年6月来我院做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所有患者中随机抽取男50例,女50例为试验对象,观察其血液透析前、后血小板的聚集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前男性的大聚集率为33.5±8.5%,血液透析后大聚集率为37.7±5.5%;女性透析前大聚集率为32.3±9.2%,血液透析后大的聚集率为35.3±8.6%,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聚集试验简单又实用,临床可用来作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步试验.血液透析对于改善尿症透析患者血小板的功能效果不明显.

    作者:贺钢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解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预防知识、心理辅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情绪、饮食、运动等标准均出现情况好转.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治疗,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练;简银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慢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明显特征的疾病之一,该病虽简单却不能忽视,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其它疾病.对于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探讨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并且分析其预防措施,对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方面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8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磷酸氯喹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主观指标疗效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8.3% (P<0.05).观察组的客观指标疗效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5.6% (P<0.05).结论 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祥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总结相应的药学监护点.结果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设计范围较广,临床药师对于这种不良反应均有所认识,并灵活地运用在临床儿科药学监护中.临床药师应该在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石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价值

    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各种普外科手术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2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65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者19例,切口感染率为2.91%,通过分析得知,在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药预防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术中使用抗生素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科;江尊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0例COPD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观察

    COPD抽取40例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认知、生活、躯体、心理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能够使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使用效果,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术后8h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结果 试验组手术后疼痛率、感染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单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连续治疗8w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x2=8.1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PaO2、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2例鼻及咽喉部黏膜干燥;对照组2例声音嘶哑、1例咽喉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冼宙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片结合男性外生殖器治疗仪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结合男性外生殖器治疗仪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7例早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6例,采取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B组46例,采用男性外生殖器治疗仪治疗;C组45例,采用A组联合B组疗法.疗程均为6周,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射精潜伏时间(IEIL)及夫妻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B组;三组IEIL、夫妻性生活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IEIL、夫妻性生活满意度均优于A、B组(P<0.05).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结合男性外生殖器治疗仪治疗早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联合治疗及单纯仪器治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盘昌力;潘卫兵;朱斌;谢礼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山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山市HIV/AIDS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239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免疫学和病毒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39例患者死亡20例,失访12例,停药16例,在治191例.在治191例患者治疗前WHO临床Ⅲ期、Ⅳ期分别有40例和57例,近一次随访WHO临床Ⅲ期、Ⅳ期分别有2例和1例;191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有显著增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71例治疗一年以上的在治患者中HIV病毒载量<50copies/ml者150例(87.7%),病毒载量> 1000copies/ml者11例(6.4%);在治191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更换治疗方案86例次.结论 当前应用一线治疗方案治疗HIV/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毒学、免疫学及临床疗效,但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齐明;张倩华;卫敏;高文军;蔡仲华;陆善词;蔡常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6例,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6%,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6.26±2.0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3.36±1.7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改善患者病状,减少疼痛,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凌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