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朱万英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安全性
摘要: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六神软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40例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来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4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六神软膏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45%;观察组有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刺痛感,在未停药的情况下,刺痛1~2d后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皮肤瘙痒5例,皮肤红肿3例,烧灼样疼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六神软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可有效减轻炎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尚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8年9月~2010年10月期间收入的经过问诊、临床检查以及X线片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有程度不等的髋关节病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疗效,以患者术后患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异位骨化发生率、假体松动脱位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随访至今,患者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髋关节屈、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等功能活动范围均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屈曲范围为62~101(平均78.1)°,后伸范围为10~20(平均15.3)°度,外旋范围为20~25(平均23.7)°,内旋范围为15~30(平均25)°度,外展范围为20~30(平均24.8)°,内收范围为10~15(平均13.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X线片显示发生移位骨化1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9.1%,暂无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松动脱位率暂时为0,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而言,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适用概要

    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其即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表心电图.但是,任何一项诊断指标都有“例外情况”.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高特异性心电图诊断指标(流程)的局限性,避免将这些有意义的心电图诊断指标误用.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12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后症状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西地兰和速尿的每日用量减少.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学义;董云;牛晓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证实为糖尿病的患者82例作为糖尿病组,入院后糖耐量检查正常患者130例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预后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相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偏瘫、言语障碍、偏盲、共济失调和吞咽障碍等症状,两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其脑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阻占多数,而非糖尿病患者则以单发性梗死居多,两组梗阻具体部位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分布于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及额叶部位的梗阻要明显多于其他部位.结论 为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控制好糖尿病血糖至关重要.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物理疗法分析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患者362例,分为研究组209例,对照组153例.研究组采用物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对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患者使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膝骨关节炎的复发率.

    作者:曾文华;刘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罗西汀联合安定在预防紧张型头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中帕罗西汀联合安定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取我院8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46例)使用帕罗西汀(30 mg/d)联合安定进行抗焦虑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抗抑郁药联合安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对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头痛疗效有效率为89.1%,头痛明显缓解,基本没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安定预防和治疗紧张型头痛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道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四磨汤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胀的疗效评价

    将我院2010年1~12月收入的8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果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四磨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妇产科手术后腹胀给予四磨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排气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霄行;郑穗瑾;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的临床体会

    对61例各种类型的骨折采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运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本组病例61例获得随访,平均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平均7.5)w,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腕关节功能评采用werley功能评分标准[3]:优46例,良12例,可3例.桡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对骨折复位要求较高,采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应用,可以起到骨折牢固固定,防止骨短缩,可以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以更好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健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总结2012年2~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1012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护理中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61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400例为对照组,护理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观察组患者转院人数9人(转院率1.5%),治愈571人(治愈率9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9.6±2.9d,对照组患者转院人数17人(转院率4.3%),治愈307人(治愈率76.8%),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3.1±4.4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实施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波离散度及左房大小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研究阵发性房颤(PAF)病人的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研究Pd、Pmax及LAD对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和测量64例PAF病人(观察组)的Pd、Pmax及LAD.并与60名健康者(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PAF组的Pd及Pmax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AF组LA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Pmax≥110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83.9%,阳性预测值为81.4%;Pd≥40ms时,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7.8%;当联合Pmax≥110ms与Pd≥40ms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7%,阳性预测值为89%.结论 Pd、Pmax及LAD与PAF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狄欣欣;高敏;鲍佩;仇鑫;郑洁;丁蓓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POF)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较之西医治疗,中医疗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FSH、E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治疗后两组FSH水平均明显降低,E2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中医治疗POF,以辨证论治为主,疗效较好,与西医相较有一定优势,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杨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连续进行皮下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糖降至理想水平的时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糖降至理想范围的时间较对照组短、胰岛素使用的剂量较对照组少、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胰岛素连续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作者:陈小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液凝固的本质是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反应,凝血的理论及实践正从以前的精密度较差方式逐步向高精度发展.临床检验人员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严把质量关,全面提升凝血与纤溶测定的工作水准以及研究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作者:施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噻托溴胺联合使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CV、FEV1%、FEV1/FCV)变化和6min步行距离,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相比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能够加强药物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忽景泰;吴怀;敏周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片治疗急性膀胱炎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男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酸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胆泻肝片治疗急性膀胱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起效快,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作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作者:朱万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肾错构瘤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63岁.右上腹间断腹胀10余年,尿急1个月来我院做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右肾周脂肪层增厚,右肾上极脂肪层内可见大小约5.4cm×3.0cm的不均质回声团块(图1),与肾实质关系密切,内以低回声为主,可见稍强回声区,边界清不规则,CDFI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肾区占位性病变.

    作者:杜晓宙;申亚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486例产妇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剖宫产分娩的549例产妇为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的围产期护理和围产期全程干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症状积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围产期全程干预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春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布拉氏酵母菌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6例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患儿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AAD发生率、腹泻程度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 预防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程度比较,对照组高于预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AAD.

    作者:赵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