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观察

杨俊丽

关键词:中医, 卵巢功能, 早衰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POF)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较之西医治疗,中医疗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FSH、E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治疗后两组FSH水平均明显降低,E2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中医治疗POF,以辨证论治为主,疗效较好,与西医相较有一定优势,值得深究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目的 对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在患者了解并且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和硬膜外麻组各有60例.其中对全麻组中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而对硬膜外麻组中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DBP、HR以及SBP等数值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pO2值均降低,但硬膜外麻组中患者的SpO2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硬膜外麻组,全麻组中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更为良好,P<0.05.结论 在进行腹腔镜下的妇科手术治疗时,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得手术治疗较为安全,相关并发症较少,有一定的剂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和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6~12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计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5~7d.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对照组为87.50%(42/48),组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面价值均等,均有应用价值.但双黄连注射剂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与恢复质量,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赵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总结2012年2~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1012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护理中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61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400例为对照组,护理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观察组患者转院人数9人(转院率1.5%),治愈571人(治愈率9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9.6±2.9d,对照组患者转院人数17人(转院率4.3%),治愈307人(治愈率76.8%),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3.1±4.4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实施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九华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肛瘘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将120例肛瘘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九华膏对肛瘘术后的伤口进行换药,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外敷换药.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经过对比和分析,观察组肛瘘术后患者采用自制九华膏进行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国军;王友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升儿科护理质量的意义

    将8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儿科患儿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62%vs 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表扬护理人员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多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中,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纠纷,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深部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按照患者意愿,以1∶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观察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深部热疗,对照组1实施针刺治疗,对照组2实施热疗,应用RF高频热疗机局部照射治疗.对照这三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为90%,对照组2为65%,可知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运用针刺配合深部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地提高有效率,见效快等优点,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菊林;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作者:朱万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立止血辅助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立止血佐治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人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2例(10.0%),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0.8~2 (1.27±0.58)d、3.5~5.6(3.77±1.34)d和1.5~4.0(2.01±0.78)d、5.8~7.6(5.28±1.66)d,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无1例出现血栓形成、过敏反应和任何心、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立止血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熊周芳;徐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四磨汤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胀的疗效评价

    将我院2010年1~12月收入的8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果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四磨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妇产科手术后腹胀给予四磨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排气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霄行;郑穗瑾;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POF)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较之西医治疗,中医疗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FSH、E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治疗后两组FSH水平均明显降低,E2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中医治疗POF,以辨证论治为主,疗效较好,与西医相较有一定优势,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杨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和护理方法在预防静脉炎和针头脱出中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骨折术后患者200例,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3L粘贴伤口透明敷料固定,1~3d更换敷贴,更换时穿刺针口部位皮肤行消毒护理.试验组采用自制宽约1cm的长条型医用胶布和3L输液贴进行固定,每天输液前更换穿刺部位带棉芯的一条输液贴,用0.5%碘伏消毒穿刺口及周围的皮肤,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针头脱出情况.结果使用改良后的固定和护理留置针的方法,在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情况明显减少,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重新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改良后的留置针固定和护理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以达到预防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目的,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艳;林冬梅;韩慧;何水生;付莹;李哓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8年9月~2010年10月期间收入的经过问诊、临床检查以及X线片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有程度不等的髋关节病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疗效,以患者术后患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异位骨化发生率、假体松动脱位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随访至今,患者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髋关节屈、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等功能活动范围均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屈曲范围为62~101(平均78.1)°,后伸范围为10~20(平均15.3)°度,外旋范围为20~25(平均23.7)°,内旋范围为15~30(平均25)°度,外展范围为20~30(平均24.8)°,内收范围为10~15(平均13.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X线片显示发生移位骨化1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9.1%,暂无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松动脱位率暂时为0,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而言,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视觉诱发电位对视神经挫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查.结果 比较视神经挫伤患者受伤眼与自身健眼的VEP结果.受伤眼VEP的P100波的振幅、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患者视力损伤越严重,P100波的改变越明显.VEP检查能灵敏地反映视神经的损伤程度.结论 VEP能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骆亦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颈部3D-CTA与3D-DSA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颈动脉狭窄诊断金标准的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与CT血管造影(CTA)的比较研究,探讨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94例做过CTA且在2w内做过DSA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CTA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97.0%,正确指数(Youden's index)为94.1%;且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22.结论 3D-CTA具有检查时间短、费用低,同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买买提力·艾沙;麦麦提力·米吉提;周庆九;栾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物理疗法分析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患者362例,分为研究组209例,对照组153例.研究组采用物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对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患者使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膝骨关节炎的复发率.

    作者:曾文华;刘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对腹部创伤护理质量的影响

    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腹部创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受伤至来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分析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于腹部创伤护理,提到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龙菽芬;何敏;熊合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腹痛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入的42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 (345/420),误诊率为17.9%(75/420).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15.2%(32/210),外科疾病误诊率为23.8%(38/160),妇科疾病误诊率为10.0%(5/50).结论 在急性腹痛的诊断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注意急性腹痛的复杂性,并辅以其他的检查,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脊柱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10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40.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患者整体护理,能够减少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45例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提供全面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癫痫处理等.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4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状况得到控制,没有死亡病例,预后情况良好.针对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患者,提供包括病情观察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癫痫处理在内的全面于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护生命安全.

    作者: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噻托溴胺联合使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CV、FEV1%、FEV1/FCV)变化和6min步行距离,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相比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能够加强药物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忽景泰;吴怀;敏周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