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对比分析

赵君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剂, 抗生素, 小儿肺炎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6~12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计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5~7d.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对照组为87.50%(42/48),组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面价值均等,均有应用价值.但双黄连注射剂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与恢复质量,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深部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按照患者意愿,以1∶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观察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深部热疗,对照组1实施针刺治疗,对照组2实施热疗,应用RF高频热疗机局部照射治疗.对照这三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为90%,对照组2为65%,可知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运用针刺配合深部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地提高有效率,见效快等优点,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菊林;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升儿科护理质量的意义

    将8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儿科患儿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62%vs 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表扬护理人员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多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中,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纠纷,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和护理方法在预防静脉炎和针头脱出中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骨折术后患者200例,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3L粘贴伤口透明敷料固定,1~3d更换敷贴,更换时穿刺针口部位皮肤行消毒护理.试验组采用自制宽约1cm的长条型医用胶布和3L输液贴进行固定,每天输液前更换穿刺部位带棉芯的一条输液贴,用0.5%碘伏消毒穿刺口及周围的皮肤,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针头脱出情况.结果使用改良后的固定和护理留置针的方法,在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情况明显减少,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重新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改良后的留置针固定和护理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以达到预防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目的,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艳;林冬梅;韩慧;何水生;付莹;李哓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总结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雄华;陈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总结2012年2~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1012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护理中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61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400例为对照组,护理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观察组患者转院人数9人(转院率1.5%),治愈571人(治愈率9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9.6±2.9d,对照组患者转院人数17人(转院率4.3%),治愈307人(治愈率76.8%),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3.1±4.4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实施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6~12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计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5~7d.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对照组为87.50%(42/48),组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面价值均等,均有应用价值.但双黄连注射剂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与恢复质量,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赵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行细菌鉴定,分离的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采用手工K-B纸片扩散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判定ESBLs.结果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41.3%,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故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物理疗法分析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患者362例,分为研究组209例,对照组153例.研究组采用物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对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患者使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膝骨关节炎的复发率.

    作者:曾文华;刘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心理护理措施探讨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取了常规护理方法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2w后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测试评估,同时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SDS评分HAMD(24项)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糖尿病抑郁患者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糖代谢.

    作者:王蔼;夏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与产科处理的关系

    选取2005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在新生儿产时及产后均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试验组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适当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产时、产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1.36%和9.1%;试验组分别为4.54%和0%,干预效果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良好的产时、产后处理对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君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后期康复训练护理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3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过康复护理训练后,在肢体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使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存活率均显著提高,对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钱学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腹痛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入的42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 (345/420),误诊率为17.9%(75/420).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15.2%(32/210),外科疾病误诊率为23.8%(38/160),妇科疾病误诊率为10.0%(5/50).结论 在急性腹痛的诊断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注意急性腹痛的复杂性,并辅以其他的检查,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8年9月~2010年10月期间收入的经过问诊、临床检查以及X线片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有程度不等的髋关节病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疗效,以患者术后患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异位骨化发生率、假体松动脱位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随访至今,患者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髋关节屈、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等功能活动范围均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屈曲范围为62~101(平均78.1)°,后伸范围为10~20(平均15.3)°度,外旋范围为20~25(平均23.7)°,内旋范围为15~30(平均25)°度,外展范围为20~30(平均24.8)°,内收范围为10~15(平均13.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X线片显示发生移位骨化1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9.1%,暂无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松动脱位率暂时为0,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而言,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肾错构瘤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63岁.右上腹间断腹胀10余年,尿急1个月来我院做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右肾周脂肪层增厚,右肾上极脂肪层内可见大小约5.4cm×3.0cm的不均质回声团块(图1),与肾实质关系密切,内以低回声为主,可见稍强回声区,边界清不规则,CDFI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肾区占位性病变.

    作者:杜晓宙;申亚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连续进行皮下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糖降至理想水平的时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糖降至理想范围的时间较对照组短、胰岛素使用的剂量较对照组少、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胰岛素连续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作者:陈小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 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应用自行设计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在入院和出院时评定病人情绪状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心理干预,包括信心树立、心理引导、心理放松、心理干预以及减轻病人身心不良症状,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在入院时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各项指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且和入院时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妇科恶心肿瘤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心伤害,因此在化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好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使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北秀;骆爱萍;王少梅;廖粤湘;麦燕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的临床体会

    对61例各种类型的骨折采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运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本组病例61例获得随访,平均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平均7.5)w,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腕关节功能评采用werley功能评分标准[3]:优46例,良12例,可3例.桡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对骨折复位要求较高,采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应用,可以起到骨折牢固固定,防止骨短缩,可以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以更好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健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科学的内科护理,84例患者中76例痊愈,7例好转,1例转入外科手术.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部份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

    80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切除手术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远青;何新云;朱东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及预防

    目的 针对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统计病症的分布类型、发病率、易发病的季节以及年龄分布等,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09例,其中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121例.对无症状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病例探究、临床分析、愈后回访.结果 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94∶1,此病症在每年的1、2及12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结论 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症状不明显,早期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易造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1].所以,对于易发的高危人群,应及早预防并定期进行体检.治疗方面,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无症状的患者进行医嘱的治疗诱导,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尽快治愈,减少复发.

    作者:高翔;高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