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吴雪梅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 超广谱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行细菌鉴定,分离的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采用手工K-B纸片扩散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判定ESBLs.结果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41.3%,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故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总结2012年2~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1012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护理中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61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400例为对照组,护理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观察组患者转院人数9人(转院率1.5%),治愈571人(治愈率9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9.6±2.9d,对照组患者转院人数17人(转院率4.3%),治愈307人(治愈率76.8%),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3.1±4.4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实施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Wagner分级为2~4级糖尿病足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30例,予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治疗;对照组30例,予湿性换药的方法治疗.3w为1疗程.观察治疗3w后治愈率.结果 3w后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28例,显效2例.对照组30例仅2例临床控制,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创面,加快创面愈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罗晓嘉;皮佑辉;陈穗生;夏暴权;陈金民;卢成海;杨镇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总结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锁定动力髋螺钉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雄华;陈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颈部3D-CTA与3D-DSA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颈动脉狭窄诊断金标准的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与CT血管造影(CTA)的比较研究,探讨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94例做过CTA且在2w内做过DSA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CTA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97.0%,正确指数(Youden's index)为94.1%;且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22.结论 3D-CTA具有检查时间短、费用低,同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买买提力·艾沙;麦麦提力·米吉提;周庆九;栾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作者:朱万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与产科处理的关系

    选取2005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在新生儿产时及产后均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试验组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适当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产时、产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1.36%和9.1%;试验组分别为4.54%和0%,干预效果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良好的产时、产后处理对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君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贫血的现代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有很多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出现贫血的状况,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梗死后贫血的发病率为6%~43%不等.贫血的发生会反作用于心脏,加重其心肌缺血,增大梗死灶的面积,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并增加心肌细胞的耗氧量,-终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再度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后贫血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致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片治疗急性膀胱炎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男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酸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胆泻肝片治疗急性膀胱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起效快,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作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部份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

    80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切除手术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远青;何新云;朱东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布拉氏酵母菌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6例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患儿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AAD发生率、腹泻程度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 预防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程度比较,对照组高于预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AAD.

    作者:赵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行细菌鉴定,分离的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采用手工K-B纸片扩散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判定ESBLs.结果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41.3%,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故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腹痛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入的42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 (345/420),误诊率为17.9%(75/420).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15.2%(32/210),外科疾病误诊率为23.8%(38/160),妇科疾病误诊率为10.0%(5/50).结论 在急性腹痛的诊断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注意急性腹痛的复杂性,并辅以其他的检查,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肘前侧与肘外侧手术入路对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选择我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桡骨头骨折患者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型空心螺钉行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使用肘前侧入路;对照组使用肘外侧入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7.3±3.6min;对照组为41.6±2.9min.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为246.3±32.1d;对照组为285.7±41.7d.结论 肘前侧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较理想的手术入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对相邻组织的损伤,促进肘部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黄韶荣;袁青山;罗福如;朱国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种方案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MTX)两种使用方法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我院11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甲氨喋呤0.5 mg/(kg·d),肌注,连续5d;B组,甲氨喋呤1mg/kg,单次肌注.两组均同时服用中药.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β-HCG<2000U/L、盆腔包块直径<4cm,A组治愈率为96.61%,B组治愈率为93.22%,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轻、中度的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的数量下降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对血β-HCG<2000U/L、盆腔包块直径<4cm的异位妊娠患者,甲氨喋呤1mg/kg,单次肌注,同时服用中药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较小,是临床上异位妊娠治疗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作者:王蕾;崔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视觉诱发电位对视神经挫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查.结果 比较视神经挫伤患者受伤眼与自身健眼的VEP结果.受伤眼VEP的P100波的振幅、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患者视力损伤越严重,P100波的改变越明显.VEP检查能灵敏地反映视神经的损伤程度.结论 VEP能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骆亦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对腹部创伤护理质量的影响

    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腹部创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受伤至来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分析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于腹部创伤护理,提到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龙菽芬;何敏;熊合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适用概要

    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其即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表心电图.但是,任何一项诊断指标都有“例外情况”.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高特异性心电图诊断指标(流程)的局限性,避免将这些有意义的心电图诊断指标误用.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45例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提供全面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癫痫处理等.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4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状况得到控制,没有死亡病例,预后情况良好.针对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患者,提供包括病情观察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癫痫处理在内的全面于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护生命安全.

    作者: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6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纳洛酮(0.05mg/kg的纳洛酮与30~4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融合)qd,滴速为6~8滴/min.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参麦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经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参麦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金媚;陈晓玲;欧阳火贵;黄秀丽;谢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100例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腺样体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34/5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明显高于观察组(6.0%,3/50),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行内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行肥大腺样体切除以及增生性扁桃体剥离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朱越;梁宏植;刘昌冲;冯梅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