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王维芳

关键词:针灸, 失眠, 睡眠
摘要:以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失眠患者共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睡眠质量评分为18.21±1.89分,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失眠的效果较好,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值得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对严重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治疗组采用DCS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治疗组患者根据DCS原则先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再将患者转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对患者进行复温和其他处理.术后24~48小时内进行确定性手术,彻底检查任何可能遗漏的损失部位,恢复胃肠道的完整性,对切除胃或十二指肠的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在关闭腹腔前用温热等渗液彻底灌洗腹腔,完成后再次将患者转入SICU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DCS治疗,在一期详尽手术后即关闭腹腔并进行腹腔引流,手术后将患者转入 SICU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9%(1/35)和34.3%(12/35),两组总并发症发病率为治疗组14.3%(5/3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S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说明采用DCS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叔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黄粉联合凡士林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将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三黄粉联合凡士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治疗.结果试验组压疮治愈率89.3%,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缩短.本方法对Ⅱ期以上压疮患者有较好疗效,未发现其他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包秋香;欧阳友莲;黄立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效果分析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后,血糖水平都明显下降,但是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在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糖尿病的病情知识了解程度都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的护理中,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相关知识的了解,而且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疗程大大缩短,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谢云;王群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达标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宗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在急性胰腺炎镇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在急性胰腺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研究筛选标准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曲马多组以及安慰剂+曲马多组.芬太尼组持续给予芬太尼0.5μg/(h.kg)静脉泵入镇痛治疗,安慰剂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安慰剂,根据需求两组均给予曲马多50~100mg次肌注.记录患者VAS评分,分阶段进行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各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开始治疗32h后,芬太尼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安慰剂组患者(P<0.05).人院24 h后芬太尼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安慰剂组(P<0.05).此外,芬太尼组患者的曲马多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均少于安慰剂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和曲马多进行急性胰腺炎的镇痛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曲马多使用次数及用量,同时也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周海云;陈俊新;田翔;骆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仰卧位滴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的体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8月~2011年10月机械通气42例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固尔苏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快速将药物分为三等份,于单一仰卧位注入肺内;对照组为将药物分成为三等份,于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三个体位注入肺内.观察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和脱管、肺出血、颅内出血(头颅B超和头颅CT证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明显改善和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转归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脱管和颅内出血两种并发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和三体位相比单一仰卧位分次气管内滴注固尔苏治疗NRDS的效果相同且可减少脱管和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给药体位.

    作者:熊周芳;徐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临床效果分析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临床资料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100例中,治愈29例,显效39例,无效32例;治疗组100例中,治愈50例,显效42例,无效8例;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的结果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在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痤疮的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雪雁;王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变化分析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第一诊断收住院,后确诊“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病例106例和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溶血组血清胱抑素C检测结果较健康组高(P<0.05),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开展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李慎;宿军;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家庭无创通气长期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7例,将长期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未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采用的基础治疗无差异性,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COPD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COPD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有利于增加COPD稳定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伟雄;许婷;刘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将58例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组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均为2次/d,3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林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探讨

    对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2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和护理,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意识明显改善,3例患者在继续静脉输注足量葡萄糖注射液后症状随之缓解,意识也逐渐清醒.仅1例患者因并发脑水肿,在追加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后意识有所好转.对低血糖昏迷进行积极抢救的同时结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邝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116例的临床分析

    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0年11月~2012年1月期间收入院的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产后出血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抽样的分配原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A组)和循证护理干预组(B组)两组,各58例,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后进行护理评估,并比较其平均产后出血量、住院舒适率等观察指标.结果经评估,B组患者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511.3±24.2ml、24h内平均出血量767.4±54.3ml均低于A组的530.1±32.5ml、896.5±43.2ml,B组患者住院舒适率96.6%,高于A组的86.2%,经比较,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评估指标均胜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产后出血患者而言,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在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中广泛推行.

    作者:闫雪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2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以高热为主,热型不规则,咳嗽剧烈.肺部受损表现为肺实质浸润、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多伴肺外多系统损伤.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其他敏感抗生素治疗,部分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结论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复杂、迁延,但使用综合治疗方案后预后良好.

    作者:吕银;吕文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术后未见吻合口瘘、切口出血、狭窄等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膈下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消失.术后住院时间21~30(26.2±3.4)d.术后随访12~36个月,1年生存率87.5%(49/56)、2年生存率76.8% (43/56)、3年生存率55.4% (31/56).结论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具有肿瘤切除彻底、淋巴结清扫完整、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顺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系统的盆腔淋巴结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放化疗为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孕激素对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高分化EC安全有效,但仍有复发及疾病进展的风险.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伟锋;李斌;黄文峰;余中贵;林占洲;许岸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年龄21~43岁,针对其手术前后不同的心理状态分别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提升了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思者的心理特征,米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病人情绪由恐惧不安变为安定与坚强,信念由悲观变为有信心,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护理人员应利用自身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

    作者:周明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白内障个性化角膜切口矫正角膜散光的观察分析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与个性化切口的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术后视力及散光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分为以下2组:A组为常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硬人工晶体植入组;B组为陡角膜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和成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组.跟踪观察术后1d、1w、1及3个月裸眼视力,隹矫正视力及角膜曲率.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角膜曲率检查显示术前各组散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各时间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眼视力术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隹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角膜曲率大的子午线上做切口和做成对透明角膜切口可以降低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提高术后的裸眼视力.

    作者:蔡青生;袁红宜;梁日雄;韦梦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