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银;吕文丽
对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2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和护理,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意识明显改善,3例患者在继续静脉输注足量葡萄糖注射液后症状随之缓解,意识也逐渐清醒.仅1例患者因并发脑水肿,在追加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后意识有所好转.对低血糖昏迷进行积极抢救的同时结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邝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两种方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精子动态参数和10.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精液检查结果将IUI妇女分为2组,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渡后行IUI.比较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糟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a+b)、前向运动精子总数(rM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均可改善精子动态参数,但行IUI后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彩凤;余相;刘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200例翼状胬肉患者(共272只患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对照组)100例(132只患眼)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与切除手术组(观察组)100例(共140只患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上皮修复效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平均修复时间为2.4±0.8d,平均住院时间为5.8±1.2d,随访2年时间中共有7只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对照组患者术后角膜平均修复时间为4.8±1.2d,平均住院时间为7.5±2.2d,随访2年时间里共有44只患眼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3.33%,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修复时间以及患眼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手术联合手术切除能有效促进角膜修复,减少翼状胬肉复发,是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的体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8月~2011年10月机械通气42例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固尔苏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快速将药物分为三等份,于单一仰卧位注入肺内;对照组为将药物分成为三等份,于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三个体位注入肺内.观察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和脱管、肺出血、颅内出血(头颅B超和头颅CT证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明显改善和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转归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脱管和颅内出血两种并发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和三体位相比单一仰卧位分次气管内滴注固尔苏治疗NRDS的效果相同且可减少脱管和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给药体位.
作者:熊周芳;徐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35例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外固定架进行小腿骨折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都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结论 对创伤骨科小腿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架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秦国强;杨秋荟;仇志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8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 显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志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社区医院经辅助检查确认后不采取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按照平均原则分试验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临床情况,及时给予抗生素药物进行静脉滴注,试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内服中药及外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0.56%,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便简单,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病毒性肝炎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2007年8月3日~2012年11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茵栀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相关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伍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是骨科多发疾病,有20%的老年骨折为髋部骨折,其中近50%为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便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方式不断发展.其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固定支架、空心钉、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及解剖型锁定钢板(PFP),Gamma钉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其近的改进型、联合拉力髓内钉(INTERTAN),髋人工关节置换等方式.本文将以上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文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住我院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脑梗死组25例,短暂性脑缺血组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0例.对3组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法(MRA)检测.结果 MRA:脑梗死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3%;短暂性脑缺血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1%;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检出率70%.DSA:脑梗死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91%;短暂性脑缺血组中待查血管100根,检出率87%;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检出率80%.经比较,MRA与DSA在脑梗死患者、短暂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种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赵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臭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以及血脂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10.00%,而对照组则为73.33%、26.67%,可见,观察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应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素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15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术前时间窗的长短随机分为3组,超早期组(7h之内)50例,早期组(7~24h)50例,延迟组(超过24h)50例,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组别间临床疗效.结果 6个月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术后GOS量表评分,超早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早期组及延迟组(P<0.05);随访期间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延迟组低,早期组次之,超早期组高,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术后再出血风险随着术前时间窗的延长而降低,但是临床疗效随着术前时间窗缩短而提高.实际工作中,应该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仔细评估,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崔中华;刘晓;马俊杰;许玉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0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43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方法均为短效干扰素,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可;干预组:2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在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短效干扰素是治疗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方式,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钟海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中应用AO微创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1年4月治疗于我院的6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O微创内固定组)33例及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4例,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95.3±14.5min、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5.4±1.1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4.6±35.2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7±0.4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P<0.05,差异明显.结论 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应用AO微创内固定技术具有疼痛及创伤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魏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优于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其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借鉴和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联合用药组47例患者中,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7.23%;基础治疗组47例患者中,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65.96%,联合用药组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进行诊治的800例消化内科患者,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同时提出合理的用药方法.通过对本文所选患者进行分析,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为:用药量过大、药物拮抗、不合理联合用药、药物连用毒副作用增强以及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的用药会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临床上治疗效果达不到满意的标准.
作者:邓政伟;陈志君;林党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其评价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打分,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肝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评分平均为4.47分,中晚期对生活质量的评分只有2.31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不同时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症状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关系,同时症状严重时患者的精神压力很大,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后期治疗和护理可根据症状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患者存活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月;范洁;张倩;张永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电烧伤是一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组织受损的特殊烧伤,它会造成人体血管、神经、肌肉、皮肤及骨骼等组织的损伤.本文笔者就电烧伤研究的现状及临床治疗进行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作者:冯建科;魏伟;吴宏志;白永强;张庆富;宋敏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将58例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组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均为2次/d,3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林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