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血糖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纲正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 心脑血管, 影响, 探讨分析
摘要:糖尿病能够引起高血糖、高血压、中心性肥胖、慢性炎症、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属代谢综合征范畴。该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阐述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深入分析糖尿病血糖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若干影响,以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60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的分析,列出心力衰竭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体力活动、生理性或情素压力、钠盐摄入过多,并给予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控制过量的体液潴留、护理及遵嘱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及其他相关宣教等护理对策,指导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明显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作者:熊荣;吕珍;胡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口服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孟鲁斯特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观察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职业病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职业病患者479例,调查分析其心理临床特点,按照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前后其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统计发现患者主要情绪障碍表现为悲观失望、焦虑、怨恨不满等,经过心理护理后检出率显著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患者出现情绪障碍时除积极治疗疾病外,应根据实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促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

    作者:张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结果两组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术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临床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于减少创伤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符合此手术指征者,应尽量考虑此术式。

    作者:李玉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发生率的临床作用分析

    随机选取2010~2011年我院进行分娩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措施和产前心理护理措施,作为护理组。从以往病历中选取80例分娩病例,仅施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时选择剖宫产情况。结果经分析得出,护理组选择剖宫产方式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产妇要求利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可使剖宫产率上升。心理护理可减少剖宫产的几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因剖宫产而并发产后综合征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金凤;何敏;龙菽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0例,其中1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0例,其中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AMI患者死亡5例,占6.25%,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室性心率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心电图无典型表现,临床诊断应重视综合判断,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路秀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妆品源性慢性汞中毒致肌肉颤搐、肌痛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全身肌肉疼痛,肌肉跳动10天”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在当地美容院敷面(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祛痘美白,每周3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逐渐出现四肢及躯干肌肉持续性酸痛,白天酸痛为主,夜间刺痛为主,睡眠和休息不能缓解,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后逐渐出现四肢肌肉跳动,于多家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后考虑有化妆品接触史,为排除中毒可能,于我院行血铅及尿汞检查,结果提示血铅正常,尿汞升高。患者发病以来,食欲及睡眠极差,严重时不进食及不能入睡,病程中无精神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查体:神清,轮椅推入,记忆力、定向力及理解力均正常,无语言障碍。四肢肌肉抽搐,呈“虫蠕状”,双下肢明显,腓肠肌为甚,触之有滚动感,但无肌肉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下肢诉疼痛明显,不能配合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尿汞5.89umol/mol肌酐(正常值0~2.25umol/mol肌酐),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均正常。ECG正常,肌电图正常,腹部及下肢血管超声正常。入院诊断考虑:慢性轻度汞中毒。给予二巯基苯磺酸钠5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d,停3d,并加用保肾、抗氧化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每一疗程结束时留晨尿监测尿汞变化(尿汞变化见附表)。

    作者:邓娟;周家青;万前春;伏代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兰索拉唑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且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心理因素相关,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江山;郭正端;陈壁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生脉散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抽取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症状稳定时间和实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任乐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疗效观察

    将56例青春期痤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有效率达93%,常规西医疗法的有效率为6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疗效高,优于西医疗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华佗夹脊治疗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华佗夹脊穴针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均存在显著行差异。使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心悸、颤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起到解痉平喘、肃邪宣肺效果,使预后明显改善,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乐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对比

    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起效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与阿托品比较更为显著。

    作者:裴凡卜;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眩晕11例疗效观察

    选择11例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采用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11例患者中5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针刺眩晕穴和内关能有效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选择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美华;操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治疗联合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物理治疗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经物理治疗结合联合化形式浊祛瘀方的患者50例,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30例,采用化浊祛瘀方的30例,通过西药服治疗的30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个分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经由中药疗法结合治疗仪的患者组,病情改善情况比单纯进行中药治疗组好(P<0.05),在治疗时间达8w之后,效果优(P均<0.05)。另外,在经过8w治疗之后,所有分组的患者机体内总胆固醇、ALT都明显改善(P<0.05);而甘油三酯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作者:郭浩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内孕合并宫外孕2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33岁,腹部疼痛8h入院。既往月经规律,2d前因停经48d于当地医院查尿HCG (+),B超提示宫内早孕,逐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见绒毛组织。今日8:00前诉下腹部疼痛,且渐加重难以忍受,并扩散至全腹,伴肛门坠胀、头晕、眼花。院外未诊治,急来我院。入院查体:T:36.5℃,R 22次/min,P 96次/min,BP 80/30mmgh,急性面容,中度贫血貌,腹部稍隆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颈举摆痛,子宫前位,稍增大,双侧附件触诊不清,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WBC 19.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尿HCG(+)。 B超提示:腹腔积液,左侧附件探及5.8cm×5.6cm包块,内见孕囊样回声。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4ml。临床诊断:(1)失血性休克;(2)异位妊娠破裂。给予抗休克处理,并立即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l300ml,右侧输卵管增粗,其壶腹部有一约4cm×3cm包块,表面有约直径0.3cm 破裂口,遂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手术。病理报告: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后治疗7d痊愈出院。

    作者:郭玉格;王运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特性,研究其对诊治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样选取6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8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Q波15例(占22.06%),对照组心电图异常Q波仅有2例(占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其价格低廉、无创伤、安全有效等特点,而被各大医院广泛运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抽取9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危重症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救治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利荣;曹东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的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患儿的痛苦,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为患儿的安全输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梁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