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光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对比之后,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患者康复情况和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对比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妇产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康复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显著提高[1]。
作者:韦秀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1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汤加味。3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2例,有效率为95.80%;对照组72例,有效率为79.2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FD疗效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庚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92.3%,且患者治愈后未见复发;而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其总有效率仅78.3%,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联合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显著,治愈速率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本院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ACS中的疗效理想且治疗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33岁,腹部疼痛8h入院。既往月经规律,2d前因停经48d于当地医院查尿HCG (+),B超提示宫内早孕,逐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见绒毛组织。今日8:00前诉下腹部疼痛,且渐加重难以忍受,并扩散至全腹,伴肛门坠胀、头晕、眼花。院外未诊治,急来我院。入院查体:T:36.5℃,R 22次/min,P 96次/min,BP 80/30mmgh,急性面容,中度贫血貌,腹部稍隆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颈举摆痛,子宫前位,稍增大,双侧附件触诊不清,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WBC 19.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尿HCG(+)。 B超提示:腹腔积液,左侧附件探及5.8cm×5.6cm包块,内见孕囊样回声。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4ml。临床诊断:(1)失血性休克;(2)异位妊娠破裂。给予抗休克处理,并立即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l300ml,右侧输卵管增粗,其壶腹部有一约4cm×3cm包块,表面有约直径0.3cm 破裂口,遂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手术。病理报告: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后治疗7d痊愈出院。
作者:郭玉格;王运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产科的足月阴道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娩后给予缩宫素防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防治,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产后24h总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和避免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术后低血压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7d后观察两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参附注射液,可升阳助气,有效升高大肠癌术后低血压,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碧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股骨干骨折手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提出相关预防对策。结果股四头肌损伤(51.9%)、长期伸直位固定(28.5%)和手术操作不当(11.8%)是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减少术中误伤、术后给予及时康复锻炼等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何志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提高关节疾病的影像认识,并进一步增强关节疾病的影像分析能力。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关节类疾病患者36例,分析其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及变化规律,分析关节疾病影像表现。结果36例关节病例中,关节退行性病变18例,关节结核4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剥脱性骨软骨炎3例,痛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关节滑膜肉瘤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关节滑膜软骨肉瘤1例。结论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复杂,除常规X线检查外,需结合CT及MRI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基础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治疗患者肝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ALT,并与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肺结核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血清前白蛋白、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水平为判断抗结核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推广。
作者:张际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孟鲁斯特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观察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冠脉支架植入后易出现再度狭窄的现象,笔者对此作简略综述,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纪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0例,其中1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0例,其中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AMI患者死亡5例,占6.25%,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室性心率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心电图无典型表现,临床诊断应重视综合判断,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路秀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取9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危重症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救治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利荣;曹东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牵引基础上,加用针灸和推拿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辛国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兰索拉唑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且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心理因素相关,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江山;郭正端;陈壁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雌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或三苯氧胺,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细胞VEGF蛋白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 SGC-7901细胞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高浓度VEGF表达,加入雌二醇培养48h后,培养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雌二醇组分别加三苯氧胺培养48h后,VEGF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结论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细胞系存在VEGF表达,雌激素可促进其表达。
作者:肖锦媛;宋政军;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