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

杨丹柯

关键词:地奥司明, 混合痔, 水肿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需进行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75例,其中甲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乙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对比,乙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MAP)较实施麻醉前均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0、30、60min 乙组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家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牵引基础上,加用针灸和推拿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辛国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评定量表(PANSS)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A组患者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服药副作用较B组患者小(P<0.05)。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效果相似,但喹硫平的副作用较小,对女性内分泌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少梅;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生脉散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抽取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症状稳定时间和实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任乐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钩虫病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农民,因“脐周腹痛1年腹泻1月”于2012年9月7日08点入院,患者1年前始出现脐周腹痛,为隐痛不适,间断发作,以夜间明显,腹痛发作时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腰背部放射痛,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腹泻,每日大便4~5次不等,稀糊样便,伴粘液,无血便,患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肠镜提示慢性结肠炎,予制酸护胃、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反复发作,近来有消瘦,无低热盗汗,无里急后重,为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门诊拟“腹痛待查”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睡眠正常,乏力,小便正常,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呼吸困难。追问患者:其1年前插秧时有过手指皮肤感染病史,当时好转后自愈。查体:T:36.5℃;P:75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消瘦貌,正常步态,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柔软,剑突下压痛阳性,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作者:姚成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特性,研究其对诊治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样选取6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8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Q波15例(占22.06%),对照组心电图异常Q波仅有2例(占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其价格低廉、无创伤、安全有效等特点,而被各大医院广泛运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兰索拉唑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且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心理因素相关,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江山;郭正端;陈壁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髓内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65±3.21)w,住院时间(10.05±2.43)d,术后6个月拔钉;对照组患儿骨折愈合46例,愈合时间(15.65±2.76)w,住院时间(14.05±3.04)d,术后6个月拔钉;并发症:两组患儿中拔钉困难5例,患肢过度生长18例,下肢轻度对位不良10例,骨质劈裂1例;所有患儿均无骨折不愈合、肢体短缩、再骨折、钉尾激惹反应、骺板损伤、关节僵硬、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瘢痕小、并发症少、技术简单、拔钉简单、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3~15岁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灏;刘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危重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老年患者常用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方法选取异丙酚(P组)、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P+M组)及咪唑安定(M组)3组麻醉治疗老年患者各20例,对比麻醉前后及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选择相对有效的麻醉方式。结果(P+M)组患者异丙酚用量0.79±0.18mg/kg,咪唑安定用量0.05±0.01mg/kg,手术治疗时间3.0±0.7h,两种药物平均用量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其余两组(P<0.05)。 P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现象显著(P<0.05),M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显著加快(P<0.05),P+M组患者用药初期血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可降低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用药对患者手术操作中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谢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医学检验探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病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3、5d对照组Cys-C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脑梗死进展情况分为有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观察两组治疗一个月后的Cys-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3、5d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发病时间延长,其Cys-C水平明显增加(P<0.05)。治疗一个月后,有进展组(n=24)与无进展组(n=50)恶化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Cys-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判断预后和疾病发展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诊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分析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48h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监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伍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提高关节疾病的影像认识,并进一步增强关节疾病的影像分析能力。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关节类疾病患者36例,分析其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及变化规律,分析关节疾病影像表现。结果36例关节病例中,关节退行性病变18例,关节结核4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剥脱性骨软骨炎3例,痛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关节滑膜肉瘤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关节滑膜软骨肉瘤1例。结论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复杂,除常规X线检查外,需结合CT及MRI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基础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低血压的疗效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术后低血压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7d后观察两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参附注射液,可升阳助气,有效升高大肠癌术后低血压,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碧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眩晕11例疗效观察

    选择11例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采用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11例患者中5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针刺眩晕穴和内关能有效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选择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美华;操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治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对标本中的p53蛋白、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SP法检测;另选同期20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5.3岁,p53蛋白突变表达率为70%,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0%,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5%,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好,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差异显著;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标本中的p53蛋白突变表达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晓;田伟;张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抽取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治疗;治疗组采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齐彩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选取NIR型PCOS型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达英-35,观察组患者同时服用达英-35和MF。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BMI、FINS、FSH、LH、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BMI、FINS、FSH、LH含量均有所下降,但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T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FINS、FSH、LH及T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达英-35联合MF能明显降低NIR型PCOS患者的BMI、雄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