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李雪海

关键词:甲泼尼龙,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ERCP操作中行镇静与麻醉的比较研究进展

    随着微创医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体现出巨大作用。对于在ERCP操作过程进行麻醉的方法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低限度镇静、中度镇静(CS)、深度镇静(感觉缺失镇静)、全身麻醉(GA)[1]。本文就ERCP术中感觉缺失麻醉和全身麻醉(GA)方法做一对比综述。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0例疗效分析

    抽取我院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相对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向玉梅;肖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选择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对比

    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起效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与阿托品比较更为显著。

    作者:裴凡卜;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用药,对照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肿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骨折肿胀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治愈3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具有操作简便、无皮肤损害、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俊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用药风险研究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高血压治疗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可乐定、芦丁、珍珠层粉和野菊花等,有助于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然而,相关医学实践结果表明,珍菊降压片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临床研究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用药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用药风险的管理措施。

    作者:吴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65例脑血管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包括:患者心理、家庭支持、用药等。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或减少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0例,其中1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0例,其中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AMI患者死亡5例,占6.25%,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室性心率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心电图无典型表现,临床诊断应重视综合判断,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路秀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雌激素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雌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或三苯氧胺,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细胞VEGF蛋白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 SGC-7901细胞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高浓度VEGF表达,加入雌二醇培养48h后,培养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雌二醇组分别加三苯氧胺培养48h后,VEGF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结论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细胞系存在VEGF表达,雌激素可促进其表达。

    作者:肖锦媛;宋政军;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妆品源性慢性汞中毒致肌肉颤搐、肌痛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全身肌肉疼痛,肌肉跳动10天”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在当地美容院敷面(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祛痘美白,每周3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逐渐出现四肢及躯干肌肉持续性酸痛,白天酸痛为主,夜间刺痛为主,睡眠和休息不能缓解,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后逐渐出现四肢肌肉跳动,于多家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后考虑有化妆品接触史,为排除中毒可能,于我院行血铅及尿汞检查,结果提示血铅正常,尿汞升高。患者发病以来,食欲及睡眠极差,严重时不进食及不能入睡,病程中无精神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查体:神清,轮椅推入,记忆力、定向力及理解力均正常,无语言障碍。四肢肌肉抽搐,呈“虫蠕状”,双下肢明显,腓肠肌为甚,触之有滚动感,但无肌肉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下肢诉疼痛明显,不能配合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尿汞5.89umol/mol肌酐(正常值0~2.25umol/mol肌酐),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均正常。ECG正常,肌电图正常,腹部及下肢血管超声正常。入院诊断考虑:慢性轻度汞中毒。给予二巯基苯磺酸钠5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d,停3d,并加用保肾、抗氧化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每一疗程结束时留晨尿监测尿汞变化(尿汞变化见附表)。

    作者:邓娟;周家青;万前春;伏代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职业病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职业病患者479例,调查分析其心理临床特点,按照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前后其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统计发现患者主要情绪障碍表现为悲观失望、焦虑、怨恨不满等,经过心理护理后检出率显著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患者出现情绪障碍时除积极治疗疾病外,应根据实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促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

    作者:张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提高关节疾病的影像认识,并进一步增强关节疾病的影像分析能力。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关节类疾病患者36例,分析其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及变化规律,分析关节疾病影像表现。结果36例关节病例中,关节退行性病变18例,关节结核4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剥脱性骨软骨炎3例,痛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关节滑膜肉瘤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关节滑膜软骨肉瘤1例。结论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复杂,除常规X线检查外,需结合CT及MRI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基础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发作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轻微,优势明显。

    作者:李少鹏;朱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脱发、痤疮、肥胖及毛发生长过度现象,易与青春期生理现象混淆,该症远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妇科肿瘤、不孕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社交活动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就该症的临床研究意义、病因、临床特征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作者:于德亮;田立慧;王彦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分析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48h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监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伍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治疗联合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物理治疗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经物理治疗结合联合化形式浊祛瘀方的患者50例,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30例,采用化浊祛瘀方的30例,通过西药服治疗的30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个分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经由中药疗法结合治疗仪的患者组,病情改善情况比单纯进行中药治疗组好(P<0.05),在治疗时间达8w之后,效果优(P均<0.05)。另外,在经过8w治疗之后,所有分组的患者机体内总胆固醇、ALT都明显改善(P<0.05);而甘油三酯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作者:郭浩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特性,研究其对诊治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样选取6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8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Q波15例(占22.06%),对照组心电图异常Q波仅有2例(占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其价格低廉、无创伤、安全有效等特点,而被各大医院广泛运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