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蓉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的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患儿的痛苦,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为患儿的安全输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梁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即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单独用药。两组患者均治疗15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个月和治疗15个月之后,治疗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骆建文;张应团;黄广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冠脉支架植入后易出现再度狭窄的现象,笔者对此作简略综述,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纪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76例患者在未进行心理干预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继之通过谈话、沟通、观察等心理干预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照评估。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估,其中比心理干预前有48名离退休老干部分别在治疗护理依从性、人际关系的相处、自身疾病的预防保健、生活质量等都好于心理干预前(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离退休老干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的心理干预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正确的认知,提高离退休老干部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彭小丹;詹琼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轻微,优势明显。
作者:李少鹏;朱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择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母婴同室促进产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通过对母婴同室的母亲与新生儿的进行全面护理,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惠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取我院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相对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向玉梅;肖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能够引起高血糖、高血压、中心性肥胖、慢性炎症、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属代谢综合征范畴。该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阐述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深入分析糖尿病血糖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若干影响,以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作者:许纲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全身肌肉疼痛,肌肉跳动10天”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在当地美容院敷面(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祛痘美白,每周3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逐渐出现四肢及躯干肌肉持续性酸痛,白天酸痛为主,夜间刺痛为主,睡眠和休息不能缓解,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后逐渐出现四肢肌肉跳动,于多家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后考虑有化妆品接触史,为排除中毒可能,于我院行血铅及尿汞检查,结果提示血铅正常,尿汞升高。患者发病以来,食欲及睡眠极差,严重时不进食及不能入睡,病程中无精神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查体:神清,轮椅推入,记忆力、定向力及理解力均正常,无语言障碍。四肢肌肉抽搐,呈“虫蠕状”,双下肢明显,腓肠肌为甚,触之有滚动感,但无肌肉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下肢诉疼痛明显,不能配合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尿汞5.89umol/mol肌酐(正常值0~2.25umol/mol肌酐),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均正常。ECG正常,肌电图正常,腹部及下肢血管超声正常。入院诊断考虑:慢性轻度汞中毒。给予二巯基苯磺酸钠5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d,停3d,并加用保肾、抗氧化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每一疗程结束时留晨尿监测尿汞变化(尿汞变化见附表)。
作者:邓娟;周家青;万前春;伏代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取8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陪伴分娩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产科分娩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陪伴分娩模式对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斌;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我院200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术后排气、使用抗生素时间以及术后排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结合中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何元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肿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骨折肿胀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治愈3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具有操作简便、无皮肤损害、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俊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65例脑血管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包括:患者心理、家庭支持、用药等。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或减少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特性,研究其对诊治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样选取6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8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Q波15例(占22.06%),对照组心电图异常Q波仅有2例(占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其价格低廉、无创伤、安全有效等特点,而被各大医院广泛运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病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3、5d对照组Cys-C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脑梗死进展情况分为有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观察两组治疗一个月后的Cys-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3、5d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发病时间延长,其Cys-C水平明显增加(P<0.05)。治疗一个月后,有进展组(n=24)与无进展组(n=50)恶化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Cys-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判断预后和疾病发展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诊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提高关节疾病的影像认识,并进一步增强关节疾病的影像分析能力。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关节类疾病患者36例,分析其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及变化规律,分析关节疾病影像表现。结果36例关节病例中,关节退行性病变18例,关节结核4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剥脱性骨软骨炎3例,痛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关节滑膜肉瘤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关节滑膜软骨肉瘤1例。结论关节疾病影像表现复杂,除常规X线检查外,需结合CT及MRI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基础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