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高静
抽取我院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相对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向玉梅;肖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需进行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75例,其中甲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乙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对比,乙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MAP)较实施麻醉前均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0、30、60min 乙组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家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面部多穴透刺加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以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面神经炎患者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多穴透刺加西药基础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基础治疗组。
作者:祝鹏宇;张倩;海卫华;王玉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本院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ACS中的疗效理想且治疗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华佗夹脊穴针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均存在显著行差异。使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治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对标本中的p53蛋白、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SP法检测;另选同期20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5.3岁,p53蛋白突变表达率为70%,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0%,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5%,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好,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差异显著;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标本中的p53蛋白突变表达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晓;田伟;张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利欣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钟晓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50.2±11.5岁,共检出33个病灶,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块31个,腺瘤2个;恶性12例,年龄44.8±13.3岁,共检出15个病灶,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绘制甲状腺肿块弹性变应率比值,与曲线下面积(AUC)=0.5比较,AUC=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块采用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可使甲状腺肿块硬度得以量化,为全新的检测甲状腺良恶性的手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胡安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农民,因“脐周腹痛1年腹泻1月”于2012年9月7日08点入院,患者1年前始出现脐周腹痛,为隐痛不适,间断发作,以夜间明显,腹痛发作时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腰背部放射痛,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腹泻,每日大便4~5次不等,稀糊样便,伴粘液,无血便,患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肠镜提示慢性结肠炎,予制酸护胃、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反复发作,近来有消瘦,无低热盗汗,无里急后重,为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门诊拟“腹痛待查”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睡眠正常,乏力,小便正常,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呼吸困难。追问患者:其1年前插秧时有过手指皮肤感染病史,当时好转后自愈。查体:T:36.5℃;P:75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消瘦貌,正常步态,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柔软,剑突下压痛阳性,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作者:姚成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择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择14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分为对照1组45例、对照2组45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1组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2组采用口服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试验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口服液加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上各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的各种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方法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蒋成佳;梁智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取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治疗;治疗组采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齐彩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肿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骨折肿胀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治愈3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具有操作简便、无皮肤损害、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俊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术后低血压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7d后观察两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参附注射液,可升阳助气,有效升高大肠癌术后低血压,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碧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研究组患者积液抽取时间短、积液抽取量多,出现胸膜粘连者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可抽出更多胸腔内积液,对肺呼吸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且可防止胸膜进一步发生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郭映泉;周忠林;唐明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65例脑血管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包括:患者心理、家庭支持、用药等。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或减少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前本组患者疗效评分为6.05±1.13分,治疗后为16.32±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30 d后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4]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治愈25例,好转5例。结论颈椎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定,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国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