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胡安鑫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肿块, 鉴别诊断
摘要:50.2±11.5岁,共检出33个病灶,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块31个,腺瘤2个;恶性12例,年龄44.8±13.3岁,共检出15个病灶,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绘制甲状腺肿块弹性变应率比值,与曲线下面积(AUC)=0.5比较,AUC=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块采用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可使甲状腺肿块硬度得以量化,为全新的检测甲状腺良恶性的手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完成肾盂及输尿管结石手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出院以后对其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5~200(平均90)min,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期间患者无特殊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且损伤较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锦标;董忠;廖锦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心悸、颤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起到解痉平喘、肃邪宣肺效果,使预后明显改善,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乐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65例脑血管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包括:患者心理、家庭支持、用药等。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或减少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危重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老年患者常用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方法选取异丙酚(P组)、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P+M组)及咪唑安定(M组)3组麻醉治疗老年患者各20例,对比麻醉前后及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选择相对有效的麻醉方式。结果(P+M)组患者异丙酚用量0.79±0.18mg/kg,咪唑安定用量0.05±0.01mg/kg,手术治疗时间3.0±0.7h,两种药物平均用量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其余两组(P<0.05)。 P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现象显著(P<0.05),M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显著加快(P<0.05),P+M组患者用药初期血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可降低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用药对患者手术操作中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谢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眩晕11例疗效观察

    选择11例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采用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11例患者中5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针刺眩晕穴和内关能有效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选择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美华;操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防治效果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产科的足月阴道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娩后给予缩宫素防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防治,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产后24h总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和避免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治疗联合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物理治疗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经物理治疗结合联合化形式浊祛瘀方的患者50例,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30例,采用化浊祛瘀方的30例,通过西药服治疗的30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个分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经由中药疗法结合治疗仪的患者组,病情改善情况比单纯进行中药治疗组好(P<0.05),在治疗时间达8w之后,效果优(P均<0.05)。另外,在经过8w治疗之后,所有分组的患者机体内总胆固醇、ALT都明显改善(P<0.05);而甘油三酯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作者:郭浩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140例为对照,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包括73.6%(103例)的妊娠期高血压和26.4%(37例)的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患者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及早产儿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疾病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极大,应当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同时更应当警惕子痫的发生,以提高生育质量和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肿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骨折肿胀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治愈3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具有操作简便、无皮肤损害、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俊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临床诊疗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合理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结果60例患者经手术或(和)保守治疗后均获痊愈。其中并发先兆流产6例(10.0%),先兆早产7例(11.7%),胎儿窘迫5例(8.3%),均为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患者(发病均在24h以上)。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未造成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快且复杂,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严格体格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血常规、B超等结果综合分析,并加强鉴别诊断。治疗应根据病情及妊娠情况选择手术切除治疗或保守治疗。

    作者:刘鑫斌;卢燕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医学检验探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病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3、5d对照组Cys-C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脑梗死进展情况分为有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观察两组治疗一个月后的Cys-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3、5d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发病时间延长,其Cys-C水平明显增加(P<0.05)。治疗一个月后,有进展组(n=24)与无进展组(n=50)恶化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Cys-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判断预后和疾病发展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诊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发作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轻微,优势明显。

    作者:李少鹏;朱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雌激素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雌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或三苯氧胺,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细胞VEGF蛋白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 SGC-7901细胞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高浓度VEGF表达,加入雌二醇培养48h后,培养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雌二醇组分别加三苯氧胺培养48h后,VEGF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结论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细胞系存在VEGF表达,雌激素可促进其表达。

    作者:肖锦媛;宋政军;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治疗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治疗患者肝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ALT,并与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肺结核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血清前白蛋白、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水平为判断抗结核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推广。

    作者:张际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0例,其中1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0例,其中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AMI患者死亡5例,占6.25%,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室性心率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心电图无典型表现,临床诊断应重视综合判断,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路秀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疗效观察

    将56例青春期痤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有效率达93%,常规西医疗法的有效率为6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疗效高,优于西医疗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用药,对照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