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67例临床观察

田正东

关键词:重症肝炎, 亚急性,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13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保肝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4w后,两组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辅助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可于临床广泛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血压降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37/39)和79.4%(31/3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雪菲;强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用药,对照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增加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断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治疗联合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物理治疗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经物理治疗结合联合化形式浊祛瘀方的患者50例,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30例,采用化浊祛瘀方的30例,通过西药服治疗的30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个分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经由中药疗法结合治疗仪的患者组,病情改善情况比单纯进行中药治疗组好(P<0.05),在治疗时间达8w之后,效果优(P均<0.05)。另外,在经过8w治疗之后,所有分组的患者机体内总胆固醇、ALT都明显改善(P<0.05);而甘油三酯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作者:郭浩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至今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等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疗法,在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总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等各方面均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内孕合并宫外孕2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33岁,腹部疼痛8h入院。既往月经规律,2d前因停经48d于当地医院查尿HCG (+),B超提示宫内早孕,逐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见绒毛组织。今日8:00前诉下腹部疼痛,且渐加重难以忍受,并扩散至全腹,伴肛门坠胀、头晕、眼花。院外未诊治,急来我院。入院查体:T:36.5℃,R 22次/min,P 96次/min,BP 80/30mmgh,急性面容,中度贫血貌,腹部稍隆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颈举摆痛,子宫前位,稍增大,双侧附件触诊不清,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WBC 19.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尿HCG(+)。 B超提示:腹腔积液,左侧附件探及5.8cm×5.6cm包块,内见孕囊样回声。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4ml。临床诊断:(1)失血性休克;(2)异位妊娠破裂。给予抗休克处理,并立即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l300ml,右侧输卵管增粗,其壶腹部有一约4cm×3cm包块,表面有约直径0.3cm 破裂口,遂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手术。病理报告: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后治疗7d痊愈出院。

    作者:郭玉格;王运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髓内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65±3.21)w,住院时间(10.05±2.43)d,术后6个月拔钉;对照组患儿骨折愈合46例,愈合时间(15.65±2.76)w,住院时间(14.05±3.04)d,术后6个月拔钉;并发症:两组患儿中拔钉困难5例,患肢过度生长18例,下肢轻度对位不良10例,骨质劈裂1例;所有患儿均无骨折不愈合、肢体短缩、再骨折、钉尾激惹反应、骺板损伤、关节僵硬、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瘢痕小、并发症少、技术简单、拔钉简单、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3~15岁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灏;刘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的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患儿的痛苦,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为患儿的安全输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梁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3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比较分析其疗效。方法随机将43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同时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加用修肝扶脾引子,治疗3、6及12个月后复查生化常规、B超及HBV-DNA应答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结论修肝扶脾引子联合西医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敏;李杨湄;肖阁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生脉散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抽取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症状稳定时间和实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西药与加味生脉散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任乐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兰索拉唑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且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心理因素相关,抗焦虑抑郁药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江山;郭正端;陈壁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用药风险研究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高血压治疗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可乐定、芦丁、珍珠层粉和野菊花等,有助于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然而,相关医学实践结果表明,珍菊降压片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临床研究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用药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用药风险的管理措施。

    作者:吴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治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对标本中的p53蛋白、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SP法检测;另选同期20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5.3岁,p53蛋白突变表达率为70%,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0%,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5%,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好,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差异显著;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标本中的p53蛋白突变表达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晓;田伟;张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感染科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探讨改善医患沟通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科5名责任护士及其主管的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5名责任护士主要调查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并调查所选40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护患沟通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与患者满意度均存在直线相关,即护患沟通时间越长,患者满意程度越高;护士对沟通技巧重视度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提高护患沟通时间及沟通技巧可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属于一种全新的降压药物,该药物具有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和降压效果稳定等显著优势,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运动能力,降低血尿酸,逆转或延缓心室重构,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血管紧张素受Ⅱ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罗加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华佗夹脊治疗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华佗夹脊穴针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均存在显著行差异。使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加热毒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汤素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发作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轻微,优势明显。

    作者:李少鹏;朱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