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分析

李家勤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神经阻滞, 椎管内麻醉, 应用分析
摘要: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需进行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75例,其中甲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乙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对比,乙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MAP)较实施麻醉前均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0、30、60min 乙组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血压降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37/39)和79.4%(31/3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雪菲;强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的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患儿的痛苦,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为患儿的安全输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梁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140例为对照,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包括73.6%(103例)的妊娠期高血压和26.4%(37例)的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患者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及早产儿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疾病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极大,应当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同时更应当警惕子痫的发生,以提高生育质量和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眩晕11例疗效观察

    选择11例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采用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11例患者中5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针刺眩晕穴和内关能有效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选择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美华;操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选择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发作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甘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绞痛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轻微,优势明显。

    作者:李少鹏;朱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后继发垂体功能低下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脑出血术后意识不清两月余入院。患者于两月前因突发神志不清,在外院明确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并行左侧基底节区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处理,术后予脱水、抗炎、止血、补液及高压氧等处理。又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及体温不升,明确诊断为脑积水及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激素替代等治疗。入院时查体:昏迷状态,呼之无反应,捏痛时患者能睁眼,无视物跟踪,双瞳孔不等大,直径左侧/右侧=4.0mm/3.0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对光反射迟钝,颈软,克-布氏征(-),四肢肌张力降低。左侧Babinski征未引出,右侧Babinski征(+)。 GCS评分为5分(睁眼2分、运动2分、言语1分)。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入院诊断:脑出血恢复期;脑积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气管切开术后;脑室-腹腔引流术后;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入院化验:甲功三项示TSH 为0.55uIU/ml(正常0.3~5.0)、FT3为3.13pmol/L (正常3.0~9.8)、FT4为8.51pmol/L (正常8.0~26.0),血皮质醇示612nmol/L,血ACTH示10.2ng/L。入院前已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ug,tid,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针100mg,qd治疗,入院后以上药物继续应用。二天后因患者出现体温不升,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调整激素用量,予左甲状腺片50ug/次,bid,强的松片10mg,tid。复查甲功全套示T31.70 nmol/L (正常1.2~3.4)、T4138.24nmol/L (正常54~174)、 TSH 1.53uIU/ml、FT33.45pmol/L、FT48.53pmol/L。后每日上午出现体温不升,改左甲状腺片为早75ug、晚50ug 治疗。1w 后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同时每日上午10点左右出现体温不升,予强的松片改为10mg ,bid,左甲状腺片改为早100ug、晚50ug 治疗。后患者体温一直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何伟;林福军;吴传军;洪忠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及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率、SF-36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疾病中综合效果较好,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较好,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顾芳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发生率的临床作用分析

    随机选取2010~2011年我院进行分娩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措施和产前心理护理措施,作为护理组。从以往病历中选取80例分娩病例,仅施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时选择剖宫产情况。结果经分析得出,护理组选择剖宫产方式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产妇要求利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可使剖宫产率上升。心理护理可减少剖宫产的几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因剖宫产而并发产后综合征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金凤;何敏;龙菽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防治效果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产科的足月阴道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娩后给予缩宫素防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防治,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产后24h总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和避免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疗效观察

    将56例青春期痤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有效率达93%,常规西医疗法的有效率为6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疗效高,优于西医疗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脱发、痤疮、肥胖及毛发生长过度现象,易与青春期生理现象混淆,该症远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妇科肿瘤、不孕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社交活动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就该症的临床研究意义、病因、临床特征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作者:于德亮;田立慧;王彦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60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的分析,列出心力衰竭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体力活动、生理性或情素压力、钠盐摄入过多,并给予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控制过量的体液潴留、护理及遵嘱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及其他相关宣教等护理对策,指导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明显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作者:熊荣;吕珍;胡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完成肾盂及输尿管结石手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出院以后对其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5~200(平均90)min,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期间患者无特殊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且损伤较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锦标;董忠;廖锦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治疗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治疗患者肝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ALT,并与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肺结核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血清前白蛋白、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水平为判断抗结核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推广。

    作者:张际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面部多穴透刺对面神经急性期炎患者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将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面部多穴透刺加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以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面神经炎患者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多穴透刺加西药基础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基础治疗组。

    作者:祝鹏宇;张倩;海卫华;王玉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属于一种全新的降压药物,该药物具有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和降压效果稳定等显著优势,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运动能力,降低血尿酸,逆转或延缓心室重构,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血管紧张素受Ⅱ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罗加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