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黎颖

关键词: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不良反应
摘要: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科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探讨改善医患沟通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科5名责任护士及其主管的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5名责任护士主要调查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并调查所选40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护患沟通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与患者满意度均存在直线相关,即护患沟通时间越长,患者满意程度越高;护士对沟通技巧重视度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提高护患沟通时间及沟通技巧可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将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42%、15.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14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疗程为2~8w,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显效97例,有效45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5.9%,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黄莉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单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疏血通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口服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孟鲁斯特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观察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属于一种全新的降压药物,该药物具有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和降压效果稳定等显著优势,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运动能力,降低血尿酸,逆转或延缓心室重构,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血管紧张素受Ⅱ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罗加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治疗联合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物理治疗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经物理治疗结合联合化形式浊祛瘀方的患者50例,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30例,采用化浊祛瘀方的30例,通过西药服治疗的30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个分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经由中药疗法结合治疗仪的患者组,病情改善情况比单纯进行中药治疗组好(P<0.05),在治疗时间达8w之后,效果优(P均<0.05)。另外,在经过8w治疗之后,所有分组的患者机体内总胆固醇、ALT都明显改善(P<0.05);而甘油三酯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结合化浊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作者:郭浩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选择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年龄>85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经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可自理;5例日常行走需借助助行器,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李远辉;邱勤业;曹灿贤;杨展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地奥司明片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4例,占6.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肿16例,占27.12%。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部队离退休干部患者的影响研究

    将76例患者在未进行心理干预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继之通过谈话、沟通、观察等心理干预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照评估。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估,其中比心理干预前有48名离退休老干部分别在治疗护理依从性、人际关系的相处、自身疾病的预防保健、生活质量等都好于心理干预前(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离退休老干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的心理干预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正确的认知,提高离退休老干部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彭小丹;詹琼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观察

    将本院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ACS中的疗效理想且治疗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60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的分析,列出心力衰竭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体力活动、生理性或情素压力、钠盐摄入过多,并给予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控制过量的体液潴留、护理及遵嘱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及其他相关宣教等护理对策,指导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明显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作者:熊荣;吕珍;胡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华佗夹脊治疗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华佗夹脊穴针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均存在显著行差异。使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血压降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37/39)和79.4%(31/3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厄沙贝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雪菲;强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脱发、痤疮、肥胖及毛发生长过度现象,易与青春期生理现象混淆,该症远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妇科肿瘤、不孕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社交活动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就该症的临床研究意义、病因、临床特征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作者:于德亮;田立慧;王彦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研究组患者积液抽取时间短、积液抽取量多,出现胸膜粘连者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可抽出更多胸腔内积液,对肺呼吸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且可防止胸膜进一步发生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郭映泉;周忠林;唐明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需进行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75例,其中甲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乙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对比,乙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MAP)较实施麻醉前均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0、30、60min 乙组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家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4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92.3%,且患者治愈后未见复发;而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其总有效率仅78.3%,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联合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显著,治愈速率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开展的临床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中产后出血有2例,新生儿窒息1例,产程(6.45±3.24)h,产妇满意度达到96.0%,对照组中产后出血4例,新生儿窒息3例,产程(10.5±2.51)h,产妇满意度为90.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提高产妇满意度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美娟;张美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