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胺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远期疗效观察

施国锦;徐青华

关键词:脾胺肽, 反复呼吸道感染, 远期疗效
摘要: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脾胺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脾胺肽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护理干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患者对疾病有充分认识,心理负担大大减轻,临床配合康复训练,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党小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分析

    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有关心血管临床用药的文献资料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方面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时间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特别是对于老年以及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研究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药物剂量的配置以及用药选择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探究,以便于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从而达到提高心脑血管临床用药水平的目标。

    作者:秦胜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按其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行联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行宫颈局麻,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反应、术后反应、子宫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反应、术后反应、子宫出血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1年抑郁心理状况分析

    选取163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资料,在其术后24h、1年时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对其进行测试,记录抑郁状态。结果58.1%患者在术后存在抑郁心理,术后1年37.0%患者依然存在心理抑郁情况。其中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多为女性患者以及医疗社会支持程度低,教育程度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一年后仍部分存在抑郁状态,对此护理人员要进行有效沟通.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针对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女性、医疗社会支持程度低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作者:田烨;熊小菊;李润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20例分析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成马来酸曲美布汀组(A组)、黛力新组(B组)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组(C组)。A组单独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B组单独采用黛力新治疗,C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8w后评估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HAMD、HAMA均高于正常;B组及C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常伴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障碍;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对鼻咽癌放疗后期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期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霞;周景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便血效果观察

    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对照组治愈率为40%。两组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口服及灌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用大粗隆下钻孔减压、中药内服和外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研究组显效3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2.86%。研究组在显效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庞光枢;罗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类别的镇痛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8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体动发生情况和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清醒后5、10、20min及离院时的VAS评分,应用改良的简易疼痛量表(mBPI)评分评估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精神、情绪及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术中SBP、DBP、HR均有轻度下降,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体动出现情况及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mBPI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显著,且维持时间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需术前预先给药。

    作者:毛艳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瘟败毒饮汤剂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疱疹和疼痛消失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晓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疗效分析

    目的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的苯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2.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刘丽楠;王素莉;李敬华;关树梅;程晨;侯雯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剂量研究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剂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患儿在其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进行随机分组,A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0.5ug/kg+曲马多10mg/kg;B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1.0ug/kg+曲马多10mg/kg;C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1.5ug/kg+曲马多10mg/kg。对比三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探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佳的使用剂量。结果三组患儿术后各时期CVP及SpO2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2h时A组患儿HR及MAP明显上升(P<0.05),其余两组患儿HR及MAP无明显变化;A组CHEOPS评分51.2±16.7分,B组及C组分别为31.1±10.6分、29.5±9.2分,A组CHEOPS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F=11.639,P<0.05),B、C两组间CHEOP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及B组患儿术后24h各出现8例并发症,C组患儿出现3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小儿术后镇痛中效果较好,使用舒芬太尼1.0ug/kg+曲马多10mg/kg,能够保证24h内佳镇痛效果,且大限度规避风险,防止影响患儿生理及心理的生长发育情况。

    作者:叶小飞;赵燕峰;张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临床观察

    选取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4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两组差异

    作者:辛凤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分析与护理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部或者门诊部进行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07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在107例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有8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心理因素;在找到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107例患者有40例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较护理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在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不仅要给予药物治疗,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昉;焦芬;舒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110例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使用可达龙治疗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33例患者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31例房扑房颤患者心率均恢复正常;6例房速患者恢复至窦性心律;3例阿斯发作患者中抢救成功1例。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猝死2例,由于严重心动过缓停止服用药物3例,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耿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治疗4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确保临床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邹先平;徐天勤;丁建彬;范铃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0例ICU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月~2013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均采用机械通气行呼吸支持,并有效控制原发病症,预防感染及营养和支持治疗。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治疗期间死亡36例,总死亡率达36%。其中,55例肺内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4.21±3.21d,机械通气时间为12.79±2.79d,7d内死亡率为27.27%,总死亡率为36.36%;45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0.89±2.89d,机械通气时间为6.96±1.84d,7d内死亡率为33.33%,总死亡率为35.56%。可知,肺内源性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原发病采取有效、合理的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

    作者:阿斯古丽马木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0例小儿哮喘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疗效显著。

    作者:吴志敏;杨永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伴有头晕的脑梗死患者168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伴发头晕的脑梗死(CID)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CI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前循环梗死(ACI)及后循环梗死(POCI)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TCD)、颅脑MR/MRA检查以及代谢综合征(MS)筛查,记录颈内动脉(ICA)和椎基底动脉(VBA)病变情况。结果单纯ACI者38例(22.62%),单纯POCI者123例(73.21%),前后循环均受累及者7例(4.17%)。 ACI伴发头晕45例(26.79%)中,IC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36例(80%),VB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9例(20.00%);POCI伴发头晕的130例(77.38%)中,IC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68例(52.31%),VB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33例(25.38%);两者比较ICA病变情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1),VBA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P>0.05)。 ACI伴发头晕病例中MS38例(84.44%),POCI伴发头晕病例中MS71例(54.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662,P<0.01)。结论头晕多见于POCI,亦可见于ACI;伴有头晕的ACI更多合并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斑块或MS。

    作者:王祥翔;柴湘婷;崔焕礼;戴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