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临床观察

辛凤平

关键词:噻托溴胺, 舒利迭, 联合, COPD
摘要:选取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4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两组差异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药物研究

    对《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桂枝、麻黄、半夏、干姜、杏仁、石膏、细辛、五味子、百合、黄芪、栝蒌(含栝蒌根)、薤白等几种治疗肺系疾病常用药物的具体功效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药物治疗肺系疾病,能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十分理想。采用中药治疗肺系疾病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药物的具体药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能充分的发挥药物治疗的实际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浔芳;姬森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茵栀黄注射液直肠滴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96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退黄治疗,使用酶诱导剂、减少游离未结合胆红素(输注白蛋白)、蓝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直肠滴注。护理要点:准确掌握药量、药液的温度、药瓶的高度、导管插入深度、药物滴入速度及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9,P<0.01),且无毒副反应。茵栀黄注射液采用直肠滴注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刺激性小、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最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钠肽对急诊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急诊呼吸困难诊断中脑钠肽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源性急诊呼吸困难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0例非心源性的急诊呼吸困难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脑钠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结论对于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辅助脑钠肽检测价值较高,有利于判断病因,加强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其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单独用药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联合用药(P<0.05);用药7~14d发生率高(P<0.05);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关键,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0例ICU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月~2013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均采用机械通气行呼吸支持,并有效控制原发病症,预防感染及营养和支持治疗。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治疗期间死亡36例,总死亡率达36%。其中,55例肺内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4.21±3.21d,机械通气时间为12.79±2.79d,7d内死亡率为27.27%,总死亡率为36.36%;45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0.89±2.89d,机械通气时间为6.96±1.84d,7d内死亡率为33.33%,总死亡率为35.56%。可知,肺内源性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原发病采取有效、合理的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

    作者:阿斯古丽马木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逍遥丸治疗儿童IBS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作用评价

    选取临床126例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将64例经逍遥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2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观察2个月。结果经逍遥丸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P<0.05),临床有效率为84.4%,而未经治疗有效率为38.7%;患者生存质量在经逍遥丸治疗后有明显提升(P<0.05)。逍遥丸在治疗儿童IBS上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经过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卢景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综合护理对策分析

    选择8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焦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东海;张利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提供其鉴别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小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在血常规检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贫血率、血小板减少率、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均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但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依据血常规变化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加以鉴别,从而对其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解立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本院晚期肿瘤患者72例,随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雷洁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胱抑素C测定对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胱抑素C测定对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肾脏疾病患者,其中肾功能不全30例,肾衰20例,令选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的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胱抑素C检测结果。结果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和肾衰患者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事根据Ccr范围不同分为三组,Ⅰ组Ccr在50~80ml/min者12例,Ⅱ组25~49ml/min者18例,Ⅲ组在25ml/min以下为20例,三组患者BUN、Scr和胱抑素C的异常检出率比较Ⅲ组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是对肾脏早期损伤进行有效反应的敏感指标,方法简单,易于标准化,在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判定时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对肾脏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兴林;刘群;涂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腺深部热电场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深部热电场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药物联合前列腺深部热电场治疗仪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前列腺深部电热场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想方法。结论前列腺深部热电场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作者:李锦棠;梁俊贤;黄锦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30例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镇咳、解痉、抗感染等治疗,并根据气胸类型和肺压缩程度给予相应的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康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无1例患者发生病情进展性恶化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正确诊断和全面护理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关键。

    作者:师丽丽;朱曼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扇形准直仪在脑血流灌注核素显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扇形准直仪在脑血流灌注核素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VH多功能SPECT,配备低能扇形偏心放大准直仪(Fanbeam Collimators)及相应的灵敏度校正图为14例癫痫、7例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图像分辨率及清晰度较传统的平行孔准直仪要有显著提高,尤其脑深部一些核团更为明显。病灶检出率为100%。结论利用扇形准直仪进行核素成像对癫痫病灶定位、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较传统的平行孔准直仪采集技术在图像质量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邵颖;张富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20例分析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成马来酸曲美布汀组(A组)、黛力新组(B组)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组(C组)。A组单独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B组单独采用黛力新治疗,C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8w后评估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HAMD、HAMA均高于正常;B组及C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常伴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障碍;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疗效观察

    对我科确诊为UC的7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82.0%,对照组总有效率69.3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中西医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方;陈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10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B组患儿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2~6岁的患儿,4mg/d;6~14岁的患儿,5mg/d,每晚顿服,疗程为2~4w,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在皮疹消退、腹痛和关节肿痛缓解时间方面均短于B组,A组患儿的治愈率(62%)明显高于B组(42%),P<0.05;A组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B组(86%),两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斯特在治疗儿童HSP效果较好。

    作者:房勇;孙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治疗4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确保临床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邹先平;徐天勤;丁建彬;范铃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颈内静脉置管术后两种敷料贴使用的护理效果比较

    将80例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夫明Optiskin防水敷料贴(薄膜)和3L伤口敷料贴,观察两组更换敷料贴间隔时间、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红肿情况。试验组敷料贴更换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夫明Optiskin防水敷料贴(薄膜)更换间隔时间长,固定性好,局部感染发生率低。

    作者:何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76例(97.44%),对照组总有效63例(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颖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