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2w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林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七味消毒饮在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肛周脓肿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忌食辛辣刺激醇酒之品,多食瓜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均使用本院的坐浴散(成分:芒硝、枯矾、冰片、黄柏)进行肛门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七味消毒饮,以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治疗组的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消毒饮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具有理想疗效,安全性高,建议推广运用。
作者:洪杨华;陶黎敏;祝明珠;蓝宗毅;陈尔东;朱春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62%和9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38%和74.14%,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但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氟米松软膏对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降低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对照组治愈率为40%。两组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口服及灌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护理干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患者对疾病有充分认识,心理负担大大减轻,临床配合康复训练,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党小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成马来酸曲美布汀组(A组)、黛力新组(B组)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组(C组)。A组单独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B组单独采用黛力新治疗,C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8w后评估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HAMD、HAMA均高于正常;B组及C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常伴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障碍;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24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拉司太特单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实施为期3个周期化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25.00%(6/24);少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差、呕吐、恶心症状,给以格拉司琼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出现过敏反应;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司太特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泛昔洛韦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振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96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退黄治疗,使用酶诱导剂、减少游离未结合胆红素(输注白蛋白)、蓝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直肠滴注。护理要点:准确掌握药量、药液的温度、药瓶的高度、导管插入深度、药物滴入速度及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9,P<0.01),且无毒副反应。茵栀黄注射液采用直肠滴注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刺激性小、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最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46例已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从月经周期1~5d开始,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雄激素(T)、孕酮(P)、泌乳素(PRL),监测子宫肌瘤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红蛋白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部分患者不适症状减轻,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用药3个月后,13例(28%)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现象。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加重。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无严重抗糖皮质激素反应,是较理想的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因感染轮状病毒腹泻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调节、补液、改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54-2和妈咪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0±1.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654-2穴位注射联合妈咪爱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师明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伏小亮;朱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10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B组患儿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2~6岁的患儿,4mg/d;6~14岁的患儿,5mg/d,每晚顿服,疗程为2~4w,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在皮疹消退、腹痛和关节肿痛缓解时间方面均短于B组,A组患儿的治愈率(62%)明显高于B组(42%),P<0.05;A组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B组(86%),两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斯特在治疗儿童HSP效果较好。
作者:房勇;孙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12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5%氯普鲁卡因复合曲马多组,对照组:1.5%氯普鲁卡因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间手术各时间点:穿刺(T1),手术开始(T2),开腹(T3),娩出新生儿(T4)及关腹(T5)和缝合皮肤(T6)时产妇疼痛VAS评分。两组产妇氯普鲁卡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T1和T2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T3、T4、T5和T6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硬膜外给药可以提供良好的硬膜外阻滞效果,且可和氯普卡因产生协同作用,提供良好的止痛作用。
作者:戴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6个月的电话回访,与同期无电话回访的7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是否按时复诊、是否按时服药、是否进行功能锻炼、生活习惯是否良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回访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叮嘱患者谨遵医嘱,可有效完善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环境,有效治愈患者病症,促使患者骨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方瑞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6d±3.2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d±3.8d;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4.28分,对照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81.47分;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8.5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87.32%。对外科急腹症患者实施健康教教育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应漪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期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霞;周景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提供其鉴别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小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在血常规检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贫血率、血小板减少率、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均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但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依据血常规变化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加以鉴别,从而对其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解立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31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