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44例疗效观察

张英杰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联合治疗, 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
摘要: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31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的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甲氰咪胍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白细胞下降3例,停药后恢复正常,治疗组有轻微的腹痛腹胀2例,后自行恢复。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可靠,治疗后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熊文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护理干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患者对疾病有充分认识,心理负担大大减轻,临床配合康复训练,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党小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金匮要略》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药物研究

    对《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桂枝、麻黄、半夏、干姜、杏仁、石膏、细辛、五味子、百合、黄芪、栝蒌(含栝蒌根)、薤白等几种治疗肺系疾病常用药物的具体功效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药物治疗肺系疾病,能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十分理想。采用中药治疗肺系疾病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药物的具体药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能充分的发挥药物治疗的实际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浔芳;姬森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HBV-DNA转阴率、血清ALT复常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均明显下降,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均明显降低,试验组血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纳差、胁肋部疼痛及腹胀及疲倦乏力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纡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同时选取同期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照,进行相关的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相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老年乳腺癌患者表现的并发症比较多,肿瘤的分期比较晚,浸润性特殊癌所占的比例较高,接受化疗的比较少,化疗的耐受能力差。术后随访,老年患者的术后门诊随诊率低,术后5年的生存率低,以上的临床指标相比年轻患者差异均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的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肿瘤分期相对晚、化疗耐受能力差、治疗依从性差、生存率较低。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的质量。

    作者:黄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110例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使用可达龙治疗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33例患者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31例房扑房颤患者心率均恢复正常;6例房速患者恢复至窦性心律;3例阿斯发作患者中抢救成功1例。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猝死2例,由于严重心动过缓停止服用药物3例,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耿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脾胺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远期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脾胺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脾胺肽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施国锦;徐青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病情稳定后7d内采用常规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病情稳定7d后采用常规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0%(36/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6/39),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用大粗隆下钻孔减压、中药内服和外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研究组显效3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2.86%。研究组在显效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庞光枢;罗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62%和9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38%和74.14%,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但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氟米松软膏对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降低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硬膜外麻醉意外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体重51kg,因急性腹痛急诊入院,考虑诊断异位妊娠,拟行剖腹探查术。术前一般情况可,血常规、凝血检验、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均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盆腔少许积液,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硬膜外穿刺病史。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测 T 36.8℃,P114bpm,BP104/70mmHg,SpO298%。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其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单独用药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联合用药(P<0.05);用药7~14d发生率高(P<0.05);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关键,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类别的镇痛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8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体动发生情况和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清醒后5、10、20min及离院时的VAS评分,应用改良的简易疼痛量表(mBPI)评分评估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精神、情绪及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术中SBP、DBP、HR均有轻度下降,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体动出现情况及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mBPI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显著,且维持时间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需术前预先给药。

    作者:毛艳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伏小亮;朱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将2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并追踪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60.71%。平均生存期为(12.35±1.24)月;1年生存率为67.85%;主要不良反应有血细胞下降、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代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雷氏清宣金脏法治疗暑咳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将100例暑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雷氏清宣金脏法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穿王消炎片、藿香正气丸加咳特灵胶囊治疗。疗程2w。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氏清宣金脏法治疗暑咳疗效显著,疗程缩短,不易复发。

    作者:刘素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磷酸酶基因(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86例,对PTE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PTEN在肝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且肝癌组织中PTEN表达阳性的患者术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显著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PTEN在肝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PTEN的高表达能够增加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分支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收集首次经过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析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脉单支病变者主要为实证型,而冠脉多支病变者多为虚实夹杂型;虚实夹杂型冠脉病变明显重于实证型患者,并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在各中医证型分布中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作者:袁莉;瞿岳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疗效分析

    目的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的苯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2.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刘丽楠;王素莉;李敬华;关树梅;程晨;侯雯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剂量研究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剂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患儿在其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进行随机分组,A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0.5ug/kg+曲马多10mg/kg;B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1.0ug/kg+曲马多10mg/kg;C组50例,使用舒芬太尼1.5ug/kg+曲马多10mg/kg。对比三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探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佳的使用剂量。结果三组患儿术后各时期CVP及SpO2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2h时A组患儿HR及MAP明显上升(P<0.05),其余两组患儿HR及MAP无明显变化;A组CHEOPS评分51.2±16.7分,B组及C组分别为31.1±10.6分、29.5±9.2分,A组CHEOPS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F=11.639,P<0.05),B、C两组间CHEOP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及B组患儿术后24h各出现8例并发症,C组患儿出现3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小儿术后镇痛中效果较好,使用舒芬太尼1.0ug/kg+曲马多10mg/kg,能够保证24h内佳镇痛效果,且大限度规避风险,防止影响患儿生理及心理的生长发育情况。

    作者:叶小飞;赵燕峰;张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