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使用可达龙治疗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33例患者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31例房扑房颤患者心率均恢复正常;6例房速患者恢复至窦性心律;3例阿斯发作患者中抢救成功1例。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猝死2例,由于严重心动过缓停止服用药物3例,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耿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提供其鉴别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小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在血常规检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贫血率、血小板减少率、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均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但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依据血常规变化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加以鉴别,从而对其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解立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同时选取同期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照,进行相关的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相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老年乳腺癌患者表现的并发症比较多,肿瘤的分期比较晚,浸润性特殊癌所占的比例较高,接受化疗的比较少,化疗的耐受能力差。术后随访,老年患者的术后门诊随诊率低,术后5年的生存率低,以上的临床指标相比年轻患者差异均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的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肿瘤分期相对晚、化疗耐受能力差、治疗依从性差、生存率较低。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的质量。
作者:黄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选择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作者:林仁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扇形准直仪在脑血流灌注核素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VH多功能SPECT,配备低能扇形偏心放大准直仪(Fanbeam Collimators)及相应的灵敏度校正图为14例癫痫、7例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图像分辨率及清晰度较传统的平行孔准直仪要有显著提高,尤其脑深部一些核团更为明显。病灶检出率为100%。结论利用扇形准直仪进行核素成像对癫痫病灶定位、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较传统的平行孔准直仪采集技术在图像质量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邵颖;张富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8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焦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东海;张利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46例已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从月经周期1~5d开始,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雄激素(T)、孕酮(P)、泌乳素(PRL),监测子宫肌瘤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红蛋白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部分患者不适症状减轻,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用药3个月后,13例(28%)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现象。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加重。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无严重抗糖皮质激素反应,是较理想的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31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单独用药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联合用药(P<0.05);用药7~14d发生率高(P<0.05);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关键,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比直接和延迟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AMI患者,62例发病3~6h患者先给予溶栓治疗,然后在溶栓后3~24h内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49例患者于7~10d行延迟PCI术(延迟组);另外59例患者于6~12h直接行PCI治疗(直接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末容量指数、舒张末容量指数以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末容量指数、舒张末容量指数以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相比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就诊于没有PCI治疗的基层医院或者PCI治疗受限时,可以先给予溶栓治疗,后选择到有条件行PCI治疗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作者:宋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30例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镇咳、解痉、抗感染等治疗,并根据气胸类型和肺压缩程度给予相应的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康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无1例患者发生病情进展性恶化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正确诊断和全面护理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关键。
作者:师丽丽;朱曼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部或者门诊部进行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07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在107例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有8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心理因素;在找到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107例患者有40例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较护理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在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不仅要给予药物治疗,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昉;焦芬;舒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注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体重变化、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7.11±0.33mmol/L,体重增加2.11±0.78kg,用药计量0.4U/kg;对照组空腹血糖7.09±0.61mmol/L,体重增加6.44±1.12kg,用药计量0.8U/kg。地特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可以维持血糖稳定、维持体重、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伴发头晕的脑梗死(CID)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CI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前循环梗死(ACI)及后循环梗死(POCI)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TCD)、颅脑MR/MRA检查以及代谢综合征(MS)筛查,记录颈内动脉(ICA)和椎基底动脉(VBA)病变情况。结果单纯ACI者38例(22.62%),单纯POCI者123例(73.21%),前后循环均受累及者7例(4.17%)。 ACI伴发头晕45例(26.79%)中,IC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36例(80%),VB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9例(20.00%);POCI伴发头晕的130例(77.38%)中,IC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68例(52.31%),VBA发生严重狭窄或斑块33例(25.38%);两者比较ICA病变情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1),VBA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P>0.05)。 ACI伴发头晕病例中MS38例(84.44%),POCI伴发头晕病例中MS71例(54.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662,P<0.01)。结论头晕多见于POCI,亦可见于ACI;伴有头晕的ACI更多合并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斑块或MS。
作者:王祥翔;柴湘婷;崔焕礼;戴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3年6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6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无复发患儿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特征、检验指标、病理分型、治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血IgE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初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至蛋白尿转阴时间>1w、患儿家长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认知率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主要因素,应充分重视肾病综合征患儿初次发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化指标,及时进行干预,降低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
作者:杨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6个月的电话回访,与同期无电话回访的7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是否按时复诊、是否按时服药、是否进行功能锻炼、生活习惯是否良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回访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叮嘱患者谨遵医嘱,可有效完善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环境,有效治愈患者病症,促使患者骨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方瑞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62%和9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38%和74.14%,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但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氟米松软膏对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降低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10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B组患儿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2~6岁的患儿,4mg/d;6~14岁的患儿,5mg/d,每晚顿服,疗程为2~4w,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在皮疹消退、腹痛和关节肿痛缓解时间方面均短于B组,A组患儿的治愈率(62%)明显高于B组(42%),P<0.05;A组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B组(86%),两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斯特在治疗儿童HSP效果较好。
作者:房勇;孙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3月进入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3例,对照组62例。其中试验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必要的中药辅助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诊治。对照组选择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并进行及时的登记、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骨折处恢复状况以及疼痛消失时间都较短,骨折治愈后四肢的功能全部恢复,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进行四肢骨折治疗,能够有效地进行临床诊治,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晏卫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将我院收治的室性期前性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稳定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强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