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连康与去乳糖奶粉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樊淑娟;高晓宇

关键词:思连康, 去乳糖奶粉, 小儿腹泻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小儿97例,按住院尾号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联合去乳糖奶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连康联合去乳糖奶粉对于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方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舌苔变化规律研究概况

    冠心病患者不同分型舌苔间存在明显变化,准确辨识舌苔,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冠心病患者舌苔相关研究的进展,以及冠心病不同分型及不同中医证型舌苔的变化特点及比较。

    作者:陈艳;董国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抽取88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陶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而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SBP及DBP均有所升高,但是治疗组患者的SBP和DBP变化高于对照组,两组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4±2.9min、苏醒时间14.3±3.7min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14.6±5.7min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且使用麻醉药量较少,患者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永庆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血清胱抑素C对肾脏早期损伤评价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肾脏早期损伤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5例在我中心就诊的肾脏早期损伤患者(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测值的差异。分析125例肾脏早期损伤患者血清Scr、BUN、Cys C、CCr、GFR阳性率的差异,观察Cys C对肾脏早期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肾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cr、BUN、Cys C、CCr、GFR的检测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5)。125例患者血清Scr、BUN、CCr、GFR的阳性率与Cys C的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脏早期损伤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升高,其阳性率比其它肾损伤的标记Scr、BUN、C、CCr、GFR高,提示Cys C对肾脏早期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卫红;陈小华;黄曾;彭晓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DWI对新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DWI对新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8例资料完整的脑梗塞病例,计算MRI各序列对急、慢性脑梗塞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对超急性期(6h以内)及慢性期(11d及以后)脑梗塞,DWI序列的检出率均明显比T1WI、T2WI、Flair序列高,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期(6~24h 以内)脑梗塞,T1WI、T2 WI、Flair 序列的检出率与 DWI 序列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诊断与临床符合率高的是DWI。结论 DWI是鉴别诊断新、旧脑梗塞重要手段,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不能只作常规的T1WI和T2WI,还应加作flair、DWI,这对鉴别新、旧脑梗塞尤其重要。

    作者:余帮龙;母其文;陈华平;张福洲;蒲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次选择280例SLE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其中1~14岁儿童(A组)16例,15~49岁成年(B组)207例,50~83岁老年(C组)57例,回顾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结果 C组脱发、雷诺现象、肾损害率显著低于B组,肺部病变、疲乏、肌痛肌无力、体重下降、关节痛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在脱发、肌痛肌无力率上呈较低水平,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率上呈较高水平,与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C组在抗dsDNA阳性、白蛋白降低、补体降低率上呈较低水平,肝功能损害、血沉增快发生率较高,A组在UIRNP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IgG升高率上呈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LE确诊时间相对较长,临床较少见,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但预后良好,病情轻,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雷诺现象有较低发生率。儿童SLE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较多见,发生率相对较低,比成人病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掌握临床特征,对治疗方案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伟伦;姚翠霞;林永明;甄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随机选择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症状得到改善后,替换为莫西沙星片;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均进行10d的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除菌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6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除菌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康春怡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川芎嗪、立其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川芎嗪、立其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6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川芎嗪、立其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血黏稠度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常规组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以及治疗后血黏稠度指标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立其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比一般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期兴;肖秀梅;颜季华;吴建军;王超先;周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危象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硝普钠治疗组50例,硝酸甘油治疗组50例,观察患者在用药1h后的具体临床变化、呼吸情况、血压情况以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硝普钠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1.25%,硝酸甘油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86%。两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方面的差异较治疗前有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高血压危象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首选硝普钠,疗效快、安全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崔志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以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则以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的NIHS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死亡率与手术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NIHSS评分结果优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死亡率低于A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明显好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脑部氧供。

    作者:刘健;马玉健;郑晋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64例疗效观察

    19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4例。 A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B组给予铝碳酸镁治疗,C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两种药物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愈率,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治愈率为93.75%,与A组(51.56%)和B组(48.44%)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使用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清;罗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喜炎平治疗35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分析

    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喜炎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张晋英;汪功瑞;沙从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顺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160例顺产产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米索前列醇直肠塞肛。观察两组患者第3产程时间和产后2、24h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3产程的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2、24h内的出血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静滴预防顺产后出血,能明显增强产妇子宫收缩能力,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赵雅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阳虚证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心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50ml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100ml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阳虚证主要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气短、形寒肢冷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气短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几项症状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参附注射液相对于小剂量具有明显改善心阳虚症状的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葛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罂粟碱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80例糖尿病ED疗效体会

    对80例糖尿病E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糖尿病ED患者行罂粟碱阴茎海绵体注射后阴茎变化与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注射后2例糖尿病ED患者伴有包皮水肿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率为2.50%。采用罂粟碱对糖尿病ED患者阴茎海绵体进行注射有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不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产科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科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在手术前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只在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的退热时间、平均高体温、切口感染率、术后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低。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只在术后应用抗生素相比较,前者更能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焕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经期与非经期综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0例,以活血化淤为主要治疗手段,以消瘤缩宫为主要治疗目的,且要分月经期与非月经期两个阶段治疗,在月经期以益气化淤药方为基本方,在非月经期以活血化淤、消症药方为基本方。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辨证分型,适当增减药方。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所举80例患者,治愈2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0%。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文广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本院诊治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患者12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后血压改善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下降,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为42.62%;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9.84%;研究组的总发病率比对照组总发病率低,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缬沙坦配合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