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贵
选取无痛肠镜检查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在无痛肠镜检查中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宋琼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安全护理中风险管理模式。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应坚持以安全管理知识以及风险管理为指导,在对透析工作中各类护理风险予以识别的前提下,开展风险因素的评价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用于指导护理工作人员对各类护理风险的规避和化解。
作者:刘建红;吴世英;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4例,分别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及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著改善18例,改善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改善17例,改善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化痰平喘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WBC总数及NEU%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化痰平喘法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涌彬;朱婵如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伯克纳,观察组给予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鼻炎患者采取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高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伯克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伟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心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50ml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100ml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阳虚证主要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气短、形寒肢冷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气短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几项症状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参附注射液相对于小剂量具有明显改善心阳虚症状的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葛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抽取88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陶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24例腰椎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二个阶段进行专科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进行同源对比。采用手术治疗、完善的各项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的支持,本组其中1例下肢瘫痪未能完全恢复,其余均全愈出院。对患者的心理观察,实施针对性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姜银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病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老年女性中。严重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会引起严重的疼痛,使患者失去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伴随着患者死亡率的增加。近年来,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旭;范永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抽取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常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舒利迭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潘红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作者:盛利遐;洪少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综合门诊部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0.2%,对照组为69.3%;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临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沈美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接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对脑动脉硬化性头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80例糖尿病E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糖尿病ED患者行罂粟碱阴茎海绵体注射后阴茎变化与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注射后2例糖尿病ED患者伴有包皮水肿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率为2.50%。采用罂粟碱对糖尿病ED患者阴茎海绵体进行注射有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不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我院各临床科室2010~2012年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的PPI中,奥美拉唑的使用强度大,且所有PPI的使用从2010~2012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2012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需进一步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PPI的过度使用。
作者:漆平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危象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硝普钠治疗组50例,硝酸甘油治疗组50例,观察患者在用药1h后的具体临床变化、呼吸情况、血压情况以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硝普钠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1.25%,硝酸甘油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86%。两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方面的差异较治疗前有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高血压危象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首选硝普钠,疗效快、安全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崔志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机选择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症状得到改善后,替换为莫西沙星片;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均进行10d的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除菌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6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除菌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康春怡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季节以及发病原因进行总结。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77:1,中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比例为5.29:1,冬春与春秋季节发病比例为2.62:1;发病的原因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4例(46.97%)、胃癌51例(19.32%)、急性胃黏膜病变44例(16.6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7例(14.02)。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中老年人为主,以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发病的原因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
作者:潘煜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131I治疗对甲状腺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的98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131I治疗,每次剂量50~250mCi,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血清降钙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分别为346.9±23.4ng/ml、137.7±10.5ng/ml,血清降钙素分别为110.1±21.7pg/ml、32.4±7.8 pg/ml;对照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分别为347.6±23.5ng/ml、268.4±14.6ng/ml,血清降钙素分别为112.3±22.4pg/ml、69.4±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131I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血清降钙素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作者:叶秋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将我院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格拉司琼,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官炜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