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研究人员称,每天喝两杯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面部长粉刺的几率要高出常人44%。如果不局限于脱脂牛奶,只要每天喝三杯以上,患粉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22%。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研究者称:“我们发现粉刺和每天喝牛奶的多少以及脱脂牛奶的饮用量都有关系,这可能是由牛奶中的荷尔蒙和生物活性分子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药里的虫类药并不多,但它们都是精品,都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对关节疼痛、心血瘀阻、胸痹胸痛、肢体麻木、头痛头晕等病证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新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德国科学家近日报告说,他们查明了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并发现了此病一种可能的治疗靶点。他们利用细胞内折叠酶生物传感器查明DJ-1蛋白存在于健康细胞的细胞质溶质中,并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所谓同型二聚体,即两个相同分子的形式与细胞膜和细胞器相关联。这种蛋白的另一个功能是作为所谓“伴娘蛋白”与新合成的蛋白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据报道,在北京18~70岁的成年人当中,有6.07%的人患有便秘。虽然找我看病的人当中,确实有很多是被便秘问题困扰得很痛苦的,但我还是没有料到数字有这么高。记得曾经有一个患者,50多岁了,据他说自己便秘已经20年了,按照报纸上说的,他每天早起一大杯蜂蜜水,一日三餐跟兔子一样,吃无数的青菜,补充膳食纤维,但也就起几天作用。什么大黄、果导片、番泻叶,还有各种西药,还做过灌肠,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人建议他去做直肠手术。他实在是心有余悸,想来想去,才在别人的推荐下,来看中医。
作者:孙立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前做为全球性流行病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不仅是冠心病严重的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重要的原因。冠心病虽是一个现代名词,但在古代就已存在,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曾令世界震惊的女尸,经解剖证实就是死于心肌梗死,这距今已有2100年历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我们吃的好了,油多了肉多了,血脂增高;肥胖、活动减少、营养过剩;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忧郁烦恼等等,相比过去冠心病的发生率增高了,而且趋于年轻化。
作者:梁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可以在人体各部位动脉血管中出现,尤其以心脑血管为多见,引发的后果也为严重,如导致血管壁增厚变脆,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而导致缺血缺氧,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病变甚至猝死,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如果想要有效地预防治疗斑块,保护心脑健康,就必须在生活中遵循防治斑块的“三级预防”原则。
作者:方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女性在月经期间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生理状态,为避免中药产生不良影响,一般在月经期间要停止服用中药。在某些情况下,月经期间需要服用中药。例如,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我们需要借助月经,用中药把体内的瘀血排出体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药),
作者:何宽其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阅读提示:着力控制胰岛素抵抗,这是绝大多数Ⅱ型糖尿病的病因,而不能仅仅着眼于控制血糖浓度。其次,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来增加胰岛素敏感度。药物只应作为治疗严重的Ⅱ型糖尿病的终措施。糖尿病已经成为流行病。其中超过90%的病例都属于Ⅱ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原因是由于胰腺受到免疫攻击。这种攻击使得这些孩子们缺乏胰岛素,因此必须服用胰岛素才能生存。
作者:雷·斯丹;卢晟晔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每年七八月份是结石病人的高发期,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近日每天都要做几例这样的碎石手术。该科主任顾晓箭教授分析,从近年临床看,江苏地区结石病人明显增多,可能与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大有一定关系,再加上天热出汗多,喝水少结石容易沉积,从而发病。
作者:冯瑶;毕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呃逆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中医认为是胃气上逆,冲动膈肌所致。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成为顽固性呃逆。肿瘤晚期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出现顽固性呃逆,则须警惕病情的恶化。治疗呃逆,重要的是要处理原发病。但当呃逆严重,持续不断,或频繁发作,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导致胸腹膨满不适时,就要及时地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长松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吴素华教授表示,闷热天气下,心血管疾病发病较多,比如高血压病人易头痛头晕,冠心病人易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病人易乏力、气促。若这类病人到闷热不透气的地方去可能让问题更严重。“好出门带一瓶矿泉水或含盐饮料,及时补充液体。因为人若出汗多,血液会变得稠密,易诱发疾病。”同时,夏季心血管病人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得太饱,若吃得太饱,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机率。
作者:薛冰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过去一直认为已形成的斑块是无法消除的,治疗手段仅限于稳定病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界的专家们发现无论是早期斑块还是晚期斑块都可以消除,而且在抑制斑块形成,稳定易损斑块方面,中医中药有着绝对的优势。
作者:艾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生命如此坚强,有时能承受起难以想象的外界压力,生命又是如此脆弱,甚至一条微不起眼的血管出现问题都能把它无声地扼杀。近几年来,萨马兰奇、谢晋、侯耀文……一个个明星都因心脑血管病而猝然陨落。在报道的同时,许多健康类媒体都提到了“斑块”的危害性,指出影响心脑健康、引发心脑血管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血管中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并呼吁人们提高对斑块的警惕。但笔者发现,很多人对斑块的认识还很片面,更谈不上正确做到预防、治疗斑块。为此,我们访问了汇集众多心脑血管病专家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看看直接面对患者的医生对斑块有怎样的看法。
作者:文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美国近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和父母关系的好坏将会影响到一个人成年后的恋爱关系。青少年早期和母亲关系亲密的人更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恋爱关系。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康斯坦斯一盖格表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好坏对于子女成年后能否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因为父母就是子女的榜样。和父母难以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成年后也很难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CT扫描室里,美国加州大学心脏病学临床教授格里高利·托马斯正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们兴奋地在一张张CT图片中对比、观察。出人意料的是,在一旁CT机上静静躺着的不是患者,而是一具裹得严严实实的木乃伊。原来,这个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16具古埃及木乃伊的心血管系统进行CT扫描。结果发现,大部分木乃伊的血管壁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迹象。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上层社会,动脉硬化就已是常见病变。
作者:张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白内障由经络瘀阻,代谢不畅所引起,揉眼行气法可促进循环,增强代谢,故可防治白内障。『预备式』跪在地上,两腿并拢,两脚大拇指相叠,脚跟向外扒开,臀部虚坐在脚跟上,腰部伸直,两眼平视前方,双手拇指弯曲,其余四指将拇指包住、握紧,放在小腹部。然后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闭口,以鼻缓慢深长地呼吸,自己不能听到呼吸的声音。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用心体会气息的出入,宁神入静。(见图1)
作者:巢元方;吴曦;周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在中医看来,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现代医学也已阐明,人在发怒、忧愁、哀伤、
作者:王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我有一个爱好武术的好朋友,近身体一直不太好,总觉得心慌、胸闷,有时候心跳还不自觉地突然加快。他开始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赶紧去医院做心电图。做完心电图,医生说不发病的时候查不出来,还需再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于是他就很不情愿地背了两天“盒子”。两天后,心电图显示正常,还是查不出病因。像他这种症状,西医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建议用谷维素之类的药调治,可谷维素根本不治本,病情继续发展,后会发展成心绞痛或心脏病。中医对这类病一般以通心经、补心气为主,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在门诊,我经常见到一些家长拿着孩子的心肌酶检查来咨询。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感冒后出现乏力或叹气等现象,医生怀疑是病毒性心肌炎,建议检查心肌酶。化验出来后,有些指标升高了,可是大夫却说不是心肌炎,只是心肌损害。炎症和损害有什么不同?这种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治疗吗?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据说某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青蛙用尽全力跃出了滚滚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后来,他们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并慢慢加热。起初青蛙不知究竟,只知道在温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意识到水温太高,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只能呆呆地躺在水里,葬身锅内。“温水青蛙”一词从此就被用来形容没有意识到危险慢慢降临的人。
作者:曾宇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