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运动、药物:防治斑块的“金三角”

文昭

关键词: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饮食, 运动, 三角, 防治, 药物, 心脏健康
摘要:李先生近一直为自己的心脏健康而担心,因为他的家庭疾病史不能令他乐观,他和自己的许多亲人一样,在四十多岁时被发现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一个亲人就在不久前因斑块破裂引发的心肌梗死而去世。因此,李先生不得不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心脏健康,并终下定决心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斑块破裂的风险。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易损斑块比稳定斑块更危险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说粥样硬化斑块是潜伏于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呢?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斑块会突然破裂,破裂后的斑块就形成血栓,血栓完全堵住血管,会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那所有的斑块都会破裂吗?当然不是,斑块破裂与否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如何。

    作者:陈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胖子不仅要补肾,还要“去污”

    “五脏皆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如果肾阳不足,体内的脂肪燃烧就要缩减,肥胖就在所难免。所以要想减肥,不能吃泻药,那样是只治标的“脱水减重”,应该用能“上火”的补肾药,以提高脂肪燃烧的速度,这才是对付肥胖“去根儿”的办法。胖子在肾阳虚的同时,身体里也已经“藏污纳垢”了,这就是现在越来越多见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这些“污垢”的存在使胖子的疲劳更加严重,使已经虚了的肾阳雪上加霜。

    作者:佟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香烟竞穿中草药“马甲”

    吸中草药烟后能止咳化痰,抽了壮阳烟能“补肾壮阳”,中药成分直达体内发挥药效……近年来,一些烟草企业打起了中药的主意。

    作者:吴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种耳朵问题导致眩晕

    临床上常见的是后半规管的耳石脱落。当病人转动头部时,耳石也跟着在内耳里转动,造成晕眩。这种眩晕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发作时病人却很难受,除了头晕还想呕吐。病人往往是在睡醒后起床时感到天旋地转,不过,头晕的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分钟,听力也不会受损。这种突然眩晕的症状,一般两星期内会消失,但是也有拖延两三个月的。

    作者:印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稳定高于一切——斑块的三级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可以在人体各部位动脉血管中出现,尤其以心脑血管为多见,引发的后果也为严重,如导致血管壁增厚变脆,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而导致缺血缺氧,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病变甚至猝死,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如果想要有效地预防治疗斑块,保护心脑健康,就必须在生活中遵循防治斑块的“三级预防”原则。

    作者:方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三阴掌”“三阳掌”,掌掌滋阴壮阳

    我有一个爱好武术的好朋友,近身体一直不太好,总觉得心慌、胸闷,有时候心跳还不自觉地突然加快。他开始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赶紧去医院做心电图。做完心电图,医生说不发病的时候查不出来,还需再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于是他就很不情愿地背了两天“盒子”。两天后,心电图显示正常,还是查不出病因。像他这种症状,西医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建议用谷维素之类的药调治,可谷维素根本不治本,病情继续发展,后会发展成心绞痛或心脏病。中医对这类病一般以通心经、补心气为主,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斑块是怎样形成的

    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导致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类胆固醇被氧化以后会损伤血管内皮,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并脱落,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血管内皮损伤以后,内皮下层组织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窦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应多晒太阳

    德国有关学者专门做过实验,让一些高血压患者接受每个疗程为6~10周的光疗法,利用刚好与自然光吻合的紫外光谱治疗,几个月后,接受光照的患者血压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产生一种营养素——维生索D,而维生素D与钙相互影响又能控制动脉血压,所以高血压病人适当地晒太阳有助血压下降。由于室内透过玻璃的阳光,紫外线已损失大半,制造维生素D的能力大为减弱,因此光疗法必须要到户外晒太阳才有效。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如诗岁月,快乐人生

    生活就像一首诗,温情而浪漫。“吟诗诵词”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活动,只是现在的人已很少有这种心情来读诗写诗了。其实,读诗写诗除了能抒发情感之外,它还能改善记忆力甚至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写诗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不仅有利于大脑的思维运行,还能促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曾经读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医学教授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对人生感到索然寡味,向南老求救。南老告诉他没事的时候写写诗,老教授按照南老所说的那样开始写诗,果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乐趣。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血管病人出门带瓶水

    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吴素华教授表示,闷热天气下,心血管疾病发病较多,比如高血压病人易头痛头晕,冠心病人易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病人易乏力、气促。若这类病人到闷热不透气的地方去可能让问题更严重。“好出门带一瓶矿泉水或含盐饮料,及时补充液体。因为人若出汗多,血液会变得稠密,易诱发疾病。”同时,夏季心血管病人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得太饱,若吃得太饱,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机率。

    作者:薛冰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警惕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阅读提示:着力控制胰岛素抵抗,这是绝大多数Ⅱ型糖尿病的病因,而不能仅仅着眼于控制血糖浓度。其次,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来增加胰岛素敏感度。药物只应作为治疗严重的Ⅱ型糖尿病的终措施。糖尿病已经成为流行病。其中超过90%的病例都属于Ⅱ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原因是由于胰腺受到免疫攻击。这种攻击使得这些孩子们缺乏胰岛素,因此必须服用胰岛素才能生存。

    作者:雷·斯丹;卢晟晔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之五六式

    [ 方法]以食指指尖或指腹,顺着箭头方向,按摩耳甲腔、耳甲艇各内脏穴道分布区。本法有如神龟探海而得名。[功效]耳甲腔相当于胸腔部、有心、肺、气管、脾、口、食道、贲门、内分泌、三焦等穴道分布。按摩此处能收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气管炎、预防感冒及强化心、肺功能之作用。耳甲艇相当于腹腔,为肝、胆、肾、膀胱、小肠、大肠等穴道分布处,按摩此处可达到疏肝理气、养血强筋、补肾生精、强化消化功能,对防治高、低血压、头痛、失眠、脱发、腰酸背痛及胃肠道疾病很有功效。

    作者:张峻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寅时失眠或早醒,鱼际帮你调肺经

    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寅时气血流注肺经,此时肺经气血旺,这个时候也是肺经产生宗气的时候,宗气走呼吸道行呼吸,并贯心脉以行血气。人体顺应时令,这个时候就应该进入深度睡眠当中。可有些人偏偏此时醒来或是咳嗽,就是肺经向你提出预警了。如果是有经验的中医,就会根据你的症状开一些清肺的药物来调理,制敌于先机,从而有效防止病情的恶化。经常在这个时候醒来的人怎么办呢?根据“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的原则,我们可以取肺经的原穴来治疗。肺经的原穴是太渊穴,刺激此穴便可使三焦元气通达,从而起到扶正补虚的功效。除了太渊之外,还有一个穴位功效也不错,就是鱼际穴。

    作者:刘良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查明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致病机理

    德国科学家近日报告说,他们查明了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并发现了此病一种可能的治疗靶点。他们利用细胞内折叠酶生物传感器查明DJ-1蛋白存在于健康细胞的细胞质溶质中,并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所谓同型二聚体,即两个相同分子的形式与细胞膜和细胞器相关联。这种蛋白的另一个功能是作为所谓“伴娘蛋白”与新合成的蛋白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纠缠千年的病变

    CT扫描室里,美国加州大学心脏病学临床教授格里高利·托马斯正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们兴奋地在一张张CT图片中对比、观察。出人意料的是,在一旁CT机上静静躺着的不是患者,而是一具裹得严严实实的木乃伊。原来,这个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16具古埃及木乃伊的心血管系统进行CT扫描。结果发现,大部分木乃伊的血管壁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迹象。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上层社会,动脉硬化就已是常见病变。

    作者:张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注意身体微小变化警惕动脉硬化

    据说某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青蛙用尽全力跃出了滚滚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后来,他们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并慢慢加热。起初青蛙不知究竟,只知道在温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意识到水温太高,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只能呆呆地躺在水里,葬身锅内。“温水青蛙”一词从此就被用来形容没有意识到危险慢慢降临的人。

    作者:曾宇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夏日吃瓜有讲究

    《诗经·七月》说“七月流火……七月食瓜”。这里的七月,指阴历,也就是我们阳历的八月。从古至今,夏日炎炎,何以解暑,唯有西瓜。西瓜,葫芦科植物,自五代时期开始由西域流人中国,大快国人朵颐,《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记载“(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因为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叫作西瓜。其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有清热利尿、解热生津的功效。除了清解暑热之外,食之得法,对于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作者:王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女性每天喝牛奶超3杯患粉刺几率提高22%

    研究人员称,每天喝两杯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面部长粉刺的几率要高出常人44%。如果不局限于脱脂牛奶,只要每天喝三杯以上,患粉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22%。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研究者称:“我们发现粉刺和每天喝牛奶的多少以及脱脂牛奶的饮用量都有关系,这可能是由牛奶中的荷尔蒙和生物活性分子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医对证冶头痛

    头痛,古人叫“头风”、“脑风”、“偏头风”。现代医学认为,头痛是人体对各种致痛因素所产生的主观感觉,属于疼痛的范畴。致病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等等。这些因素刺激了位于颅内外组织结构中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相应的传导通路传到大脑而感知。本病常常反复发作。

    作者:李端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饮食、运动、药物:防治斑块的“金三角”

    李先生近一直为自己的心脏健康而担心,因为他的家庭疾病史不能令他乐观,他和自己的许多亲人一样,在四十多岁时被发现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一个亲人就在不久前因斑块破裂引发的心肌梗死而去世。因此,李先生不得不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心脏健康,并终下定决心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斑块破裂的风险。

    作者:文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