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诗岁月,快乐人生

关键词:人生, 内心情感, 老年痴呆症, 改善记忆力, 陶冶情操, 医学教授, 老年人, 写诗
摘要:生活就像一首诗,温情而浪漫。“吟诗诵词”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活动,只是现在的人已很少有这种心情来读诗写诗了。其实,读诗写诗除了能抒发情感之外,它还能改善记忆力甚至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写诗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不仅有利于大脑的思维运行,还能促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曾经读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医学教授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对人生感到索然寡味,向南老求救。南老告诉他没事的时候写写诗,老教授按照南老所说的那样开始写诗,果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乐趣。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三阴掌”“三阳掌”,掌掌滋阴壮阳

    我有一个爱好武术的好朋友,近身体一直不太好,总觉得心慌、胸闷,有时候心跳还不自觉地突然加快。他开始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赶紧去医院做心电图。做完心电图,医生说不发病的时候查不出来,还需再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于是他就很不情愿地背了两天“盒子”。两天后,心电图显示正常,还是查不出病因。像他这种症状,西医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建议用谷维素之类的药调治,可谷维素根本不治本,病情继续发展,后会发展成心绞痛或心脏病。中医对这类病一般以通心经、补心气为主,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你们就是一场“及时雨”

    《中华养生保健》真是“及时雨”,我是一个老病号,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多年。去年冬天由于感冒,一不小心引起了心衰,住院治疗后得以缓解,可是出院三天心衰又复发了,就在我和全家人一筹莫展时,《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刊登了有关心衰的文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药对付斑块有优势

    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过去一直认为已形成的斑块是无法消除的,治疗手段仅限于稳定病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界的专家们发现无论是早期斑块还是晚期斑块都可以消除,而且在抑制斑块形成,稳定易损斑块方面,中医中药有着绝对的优势。

    作者:艾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医巧治顽固性呃逆

    呃逆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中医认为是胃气上逆,冲动膈肌所致。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成为顽固性呃逆。肿瘤晚期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出现顽固性呃逆,则须警惕病情的恶化。治疗呃逆,重要的是要处理原发病。但当呃逆严重,持续不断,或频繁发作,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导致胸腹膨满不适时,就要及时地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长松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颈椎病与伤精

    现代社会得颈椎病的人非常多,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其原因有外在因素:用电脑过度,长时间不活动,精神紧张……其内在因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伤精。一个肾精充足的人,无论怎么用电脑,不运动,精神紧张,他的颈椎照样好好的,工作完之后稍微舒展一下筋骨。就会神清气爽。而肾精亏乏的人,就是再怎么舒展筋骨、做瑜伽、搞按摩推拿……用了种种办法,当时可能舒服,过一晚上之后该僵硬还是僵硬,该疼痛还是疼痛。

    作者:仁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养生与民族音乐

    养生就是保持身心健康,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音乐与健康亦有关系。民族音乐对养生有益似尤明显。我喜欢听民族音乐,这主要是指以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古典音乐、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之类。我觉得听了能使人心情舒畅、有益健康,因为它具有清、微、淡、远的特点。至于其他的音乐,我虽然不了解,我想对人们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我国唐代是盛行音乐、舞蹈的。当时有很多有名的乐师,亦早已有多种乐器。人们熟悉的白居易名作《琵琶行》,描写弹琵琶的女子通过琵琶的弹奏倾吐感情。“转轴拨弦三两声”,“弦弦难抑声声思”,接着,轻拢慢捻“说尽心中无限事”。

    作者:李俊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脾气暴躁精神不好查查甲状腺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前,为人体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是身体的“中央调节器”。在甲状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是甲减和甲亢。甲亢的症状表现较为明显,更为人们所熟知;而甲减却因为症状的隐蔽性较高,在不知不觉中,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甲减”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指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人体的需要。不难想象,如果机体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身体其他部分和器官的能量代谢水平也会减弱,出现精力不济、昏昏欲睡、发胖健忘等常见的“亚健康”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李兰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斑块破裂——人体的致命伤害

    近些日子,总听同事老程说起以后要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减少肉类的摄人量,笔者心里纳闷,是什么原因居然能让平日里“无肉不欢”的老程改变了主意,主动要吃蔬菜了呢?在笔者的追问下,老程向笔者讲述了他的好友和老邻居相继因为心肌梗死和脑梗塞住院的事情,所以他也担心起了自己的身体,生怕像他的朋友那样也一下子就卧病不起,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药罐子”。

    作者:胡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查明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致病机理

    德国科学家近日报告说,他们查明了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并发现了此病一种可能的治疗靶点。他们利用细胞内折叠酶生物传感器查明DJ-1蛋白存在于健康细胞的细胞质溶质中,并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所谓同型二聚体,即两个相同分子的形式与细胞膜和细胞器相关联。这种蛋白的另一个功能是作为所谓“伴娘蛋白”与新合成的蛋白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治疗肩周炎应走出四大误区

    肩关节疼痛一旦发作,常常会使患者连生活中基本的动作都难以完成,“举手之劳”成了“举手之痛”。眼下,肩周炎似乎成了肩关节疼痛的代名词。对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提醒,肩关节疼痛未必都是肩周炎惹的祸。

    作者:陈俊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半夏厚朴汤治慢性咽炎

    【症状]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用料】半夏9克、厚朴6克、茯芩12克、生姜5片、苏叶2克。【方法】煎服,早晚各一次。【辅助方法】①服用中成药逍遥丸。②每天用莲子心、薄荷叶泡水喝。生活中,许多慢性咽炎患者是反复发作。为什么呢?当医生问他近是否顺心时,他往往会回答说:“近心里很堵。”这是什么不良情绪在做怪呢?一个字——悲。我的一位患者是大学老师,虽刚30岁出头,但她的慢性咽炎史却已经有五六年了。药吃了一大筐,但病就是不见好。后来我了解到,她平时非常容易发怒,还爱生闷气,心眼儿小,遇事也想不开,还特别爱哭。

    作者:何世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书气同练益寿延年

    成亚樑老人仅有小学文化,当初写的字像蟹爬。自练上书法后,现已成了有“本子”的硬铮铮的书法家,作品连连获奖。面对案前成堆的荣誉证书,老人憨憨一笑:“这些都是我练书法的‘副产品’,我的‘正品’收获是练好了身体。”确实,老人虽八十有四,但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体重20年保持在60公斤左右,血压保持在120/80mmHg,血脂、血糖、心、肝、肺、肾等指标都正常,看上去连70岁也不到。

    作者:王洪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虫类药装胶囊冶关节炎效果好

    中药里的虫类药并不多,但它们都是精品,都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对关节疼痛、心血瘀阻、胸痹胸痛、肢体麻木、头痛头晕等病证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新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人造多胞胎是祸不是福

    国际著名生殖医学专家、英国第一位致力于不孕症研究的库克教授说,试管婴儿技术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导致多胞胎增多。人造多胞胎导致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一般情况下,单胎的早产率仅为9%,双胞胎早产率上升到40%,三胞胎以上早产率则达到100%。多胞胎早产儿一般体重都很低、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极易出现肺部感染,呼吸暂停等情况,任何一点突变都可能导致其颅内出血而成为植物人。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黑米莲子粥,让准妈妈不再担惊受怕

    在中医看来,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现代医学也已阐明,人在发怒、忧愁、哀伤、

    作者:王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血管病人出门带瓶水

    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吴素华教授表示,闷热天气下,心血管疾病发病较多,比如高血压病人易头痛头晕,冠心病人易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病人易乏力、气促。若这类病人到闷热不透气的地方去可能让问题更严重。“好出门带一瓶矿泉水或含盐饮料,及时补充液体。因为人若出汗多,血液会变得稠密,易诱发疾病。”同时,夏季心血管病人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得太饱,若吃得太饱,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机率。

    作者:薛冰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参核姜枣饮治气虚性便秘

    据报道,在北京18~70岁的成年人当中,有6.07%的人患有便秘。虽然找我看病的人当中,确实有很多是被便秘问题困扰得很痛苦的,但我还是没有料到数字有这么高。记得曾经有一个患者,50多岁了,据他说自己便秘已经20年了,按照报纸上说的,他每天早起一大杯蜂蜜水,一日三餐跟兔子一样,吃无数的青菜,补充膳食纤维,但也就起几天作用。什么大黄、果导片、番泻叶,还有各种西药,还做过灌肠,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人建议他去做直肠手术。他实在是心有余悸,想来想去,才在别人的推荐下,来看中医。

    作者:孙立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药让斑块变得不再危险

    斑块之于人体的危险可想而知,那医学界是怎样对付斑块的昵?有没有哪种药物可以从斑块形成到破裂的各个环节予以抑制昵?当然有,我们的传统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如通心络胶囊,在抑制斑块形成、稳定易损斑块、消融斑块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得到了国际认可。

    作者:王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自我药疗,聪明应对夏季流感

    呼吸内科专家指出:“一般人都会觉得,冬天、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其实现在这个季节前来就诊的流感患者一点都不比冬春少。”夏季流感自我药疗之诊断篇夏季流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发热、头重、腹痛、腹泻等症状。兼有咽痛、浊涕、痰黄、苔黄腻的是湿热感冒;咽不痛、涕清、痰白、怕冷、苔白腻的是寒湿感冒;伴有高热汗多、疲乏无力的是热伤气阴感冒;面色萎黄、眼袋青黯、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的是脾虚感冒。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孩子感冒后的心肌损害要紧吗

    在门诊,我经常见到一些家长拿着孩子的心肌酶检查来咨询。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感冒后出现乏力或叹气等现象,医生怀疑是病毒性心肌炎,建议检查心肌酶。化验出来后,有些指标升高了,可是大夫却说不是心肌炎,只是心肌损害。炎症和损害有什么不同?这种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治疗吗?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