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红
患者,男,76岁,以“咳嗽伴右下胸痛、发热11h”入院。入院前11h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粘痰,无痰血,伴有右下胸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或咳嗽后加剧,感发热,盗汗,胸闷、气喘、心慌,活动后加重,夜间尚能平卧。既往30年前患右肺结核,正规治疗后治愈。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84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0/60mmHg。精神差,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胸廓无畸形,右肺呼吸动度下降,触觉语颤减弱,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吸气相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胸部及上腹部CT示右肺纤维化伴感染,肺大泡,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萎缩不张;左肺下叶炎症。右肾囊肿。血常规示:白细胞19.0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0.74%、中性粒细胞数17.28×109/L、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生化示:白蛋白27.7g/L。血气示:PH值7.49、氧分压51.70mmHg、二氧化碳分压29.20mmHg、氧饱和度89.90%。入院后初步诊断:双侧肺炎伴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定),Ⅰ型呼吸衰竭。给予吸氧、头胞哌酮舒巴坦(舒普深)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多索茶碱舒张支气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胸部超声定位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不宜穿刺,入院第3d,患者胸痛症状减轻,但仍有发热,体温高38.5℃,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9.5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1.54%。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遂行胸腔穿刺术,抽出深黄色胸水600ml,行胸水检查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70%、淋巴细胞比率25%、乳酸脱氢酶3051.98IU/L、腺苷酸脱氨酶26.50U/L),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第5d复查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当天引流出深黄色胸水720ml,再次胸水检查仍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80%、淋巴细胞比率10%、乳酸脱氢酶3816.71IU/L、腺苷酸脱氨酶41.29U/L、胸水TB-DNA阴性),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遂经验性调整抗生素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继续抗炎,第7d体温正常,复查血象正常,复查胸部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内可见大量分隔光带,遂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20万U以减少胸膜粘连,次日复查B超示分隔光带基本消失,请外科行粗管胸膜腔闭式引流,并反复使用生理盐水行胸腔灌洗,1w后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出院。
作者:郭春丽;宁红娟;许文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2009年7月~2012年7月输液室共发生38例纠纷,涉及20名护理人员,包括:护师5名(25%)、主管护师2名(10%)、护士13名(65%),护龄1~5年10名(50%),6~10年2名(35%),11~15年3名(15%)。通过对护患双方的陈述材料及涉及的护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引发纠纷的原因。因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到位5例、专业技术水平欠佳12例、缺乏沟通技巧8例、法制观念淡薄6例、对医疗和护理不满意7例。
作者:石冬姣;唐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入选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14%vs74.65%,P<0.05)。对糖尿病患者施行人性化干预护理,可有效避开糖尿病的高危进展因素,延缓病情的进展,生存率提升显著,值得医护工作中推广。
作者:刘冬梅;李春林;雷芙蓉;杨芳;杨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1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华;钟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常因各种因素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其身心健康由此受到较大危害,专业护理工作质量也受到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压力源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防范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防范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调节、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推行以及社会支持的加强等。
作者:温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SAS)、抑郁度(SDS)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择40例人流患者,使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并与40例单纯丙泊酚麻醉的人流患者比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和血氧下降的比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无痛人流中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好的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术期安全。
作者:黄林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在完成治疗后,调查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明显高,并且执行手术时,观察组仅有1名患者出现风险,在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超过了95%。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可以使护理风险率得到极大的降低,并有助于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分析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并探讨其引发原因及注意事项。选取36例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一般资料、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用药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60岁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44.4%,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损伤;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刘堂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收治的98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大剂量纳洛酮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均有所恢复,其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AMD与MMSE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差异显著。大剂量纳洛酮在可一定程度上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浩;黄祖华;黄锦洲;吴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将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1ml与盐酸氨溴索7.5mg,加生理盐水至3ml,对照组盐酸氨溴索7.5mg,加生理盐水3ml,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15min/次,疗程3~5d,对比联合治疗疗效。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新生儿肺炎辅助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之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752例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进而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所得菌株中革兰阴性菌736株,占76.27%;革兰阳性菌98株,占10.16%;真菌131株,占13.5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菌种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在采用抗菌药治疗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时应不断监测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极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要合理使用,从而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化。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择顽固性眩晕症患者2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46,P<0.01)。服药后,对照组32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5.0998,P<0.01)。松龄血脉康治疗顽固性眩晕症有较好的疗效,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相比有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小安;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方法和效果,并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0例,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和辅助检查后进行急救诊治,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值,分析急救诊治疗效。结果经急诊救治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及时有效的急救方法能够更好地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均治疗8w。研究组从第4w后SBP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2w之后,DBP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值均不同程度下降,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硝酸脂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压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脉压,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对于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城镇呼吸道传染病情况的分析,对本城镇存在的呼吸道传染病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重点论述呼吸道传染病在城镇暴发的可能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后提出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的对策,从而实现保障城镇居民的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卫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组(治疗组)46例和推拿结合坐位牵引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综合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症状与体征观察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疗效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与体征观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桦;骆雄飞;孙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收治的8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临床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的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正莲;黄冬凤;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实行人性化管理后的护理人员25人作为观察组,另外未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护理人员25人作为对照组象,对两组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在实行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上升、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正面影响,能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态度,值得在今后护理管理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荣兰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院儿科90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使用情况。本研究中,61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占67.8%,其中50%以上患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6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送检率为9.8%;22例患儿出院带药且带药剂量为3d。当前医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部分地区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对其进行正当管理,大程度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振菊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