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

盛垚

关键词:门诊处方, 联合用药, 处方分析
摘要: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月的1695张中西药联用处方,统计、分析不合理联用的处方数目、原因等.结果所统计出的不合理联用处方45张(2.65%),中存在药理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22张(48.89%),存在重复用药问题的处方16张(35.56%),存在理化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17张(37.78%).我院的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联用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参仙升脉口服液和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初步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优越性.方法 将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的窦性心动过缓40例作为治疗组,将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治疗的心动过缓40例作为对照组,每组均观察4w,治疗前及治疗后监测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DCG).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提高心率的作用较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的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红艳;娄斌;汪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心理、环境、体位护理、行为、排尿、松弛疗法、哺乳、疼痛等干预措施,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本组患者100例产妇全部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剖宫产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产妇的康复,也有利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疗效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先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度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对我院2011年度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结果全年共发生不良反应134例,占0.0182%;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无死亡和致残致畸病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原因复杂;应提高药品质量、加强日常监管、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处置,以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治疗展望

    Tie-2为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本文综述了Tie-2的功能、生理作用等.Tie-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在大肠癌中也有明显高表达.Tie-2作为一种新候选的肿瘤标志,将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检测,并为高表达Tie-2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重组可溶性Tie-2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提出了先决条件.

    作者:冯瑞;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7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11年1~12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13例病人进行研究,采用压平式眼压计测量,高眼压的标准是≥24mmHg.结果 213例病员中67例出现高眼压,发生率31.5%;无晶体眼发生率43.7%,有晶体眼发生率21.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2,P<0.01);巩膜环扎和未做巩膜环扎发生率分别为35.2%和1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2,P<0.01);硅油填充和未行硅油填充的发生率分别为33.6.2%和17.5%(x2=23.54,P<0.01);气体填充和未做填充的发生率分别为20.7%和2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外伤和未发生眼外伤的发生率分别为41.3%和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2,P<0.01).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是多因素所致,其常见原因是眼外伤、硅油填充、巩膜环扎、无晶体眼.

    作者:刘华;董万江;曹奎;赵学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下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及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bg)及氧饱和度(SaO2)并进行对比.结果 67.1%的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D-Dimer升高,治疗前58例患儿的AT-Ⅲ活性及SaO2明显降低,TT、APTT明显缩短.经肝素治疗后,37例治疗组患儿的D-Dimer下降、SaO2升高、TT明显延长、Fbg明显下降.结论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存在高凝状态,其实验室诊断标准是:D-Dimer升高、AT-Ⅲ降低、TT、APTT缩短.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是:D-Dimer下降、AT-Ⅲ活性>70%、TT、PT、APTT延长、Fbg下降.

    作者:邓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52例临床分析

    对52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等.52例不良反应病例中,49例(94%)发生在首次用药的过程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30~60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个体因素、药物的应用方式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其应用监测,严格应用规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海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胫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LISS系统治疗24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AO/ASIF分类,手术按照LISS操作程序进行,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 单侧胫骨近端骨折行LISS内固定的手术时间平均67.3min.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X线愈合时间平均15.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5周.术后8周时,19例(79.2%)患者膝关节屈曲度≥120°.全组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断钉、断钢板等并发症.术后Rasmussen评分和HSS评分平均为16.5分和87.3分,其中优16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87.5%.结论 LISS为胫骨近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

    作者:汪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选择2007年4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依据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推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6、12个月生活质量UP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三个阶段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除第一个月评分有所降低外(P<0.05),第6、12个月的评分与第一个月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及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特别是远期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萍;管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脓疱病护理研究进展

    对近10年新生儿脓疱病的护理研究成果,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其他水疗等,分析其原理和利弊,探讨并展望了更加经济实用的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脓疱病.

    作者:魏琴;魏卫红;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利巴韦林片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和蓝芩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皮疹消退、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疗程时间明显缩短,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利巴韦林片联合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去向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颅脑疾病的298例新生儿应用Philips HD15彩超经前囟、后囟和侧囟检查患儿二维切面脑组织的结构及大脑动脉的分布走行、颅底的Willis环,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 298例新生儿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270例,占90.6%.其中脑积水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1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脑实质内出血45例,脑膜炎24例.298例患儿后经CT或者核磁及临床治疗性诊断后确诊27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各种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新生儿颅脑病变诊断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小英;卿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骨桥蛋白与妊娠相关性疾病

    骨桥蛋白(OPN)是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主要由体内间叶组织细胞分泌,广泛分布在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通过与其主要受体整合素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ECM间的黏附、增殖、迁移、侵袭等过程,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参与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大量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表明,OPN在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调节、胚胎植入和胎盘形成及妊娠相关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夏俊霞;乔福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小儿腹泻的病因与治疗

    分析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采取针对病因、体液调节儿童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保护胃肠黏膜及其他治疗的同时,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治理儿童健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以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庞善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7例过期妊娠的临产护理体会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过期妊娠的孕产妇3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产观察以及护理等进行分析,从而达到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率.结果过期妊娠对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会一定程度上导致胎儿缺氧,难产率以及剖宫产率升高.对于出现过期妊娠现象的孕产妇,应给予相应的正确的护理,从而提高分娩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章德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将60例臂丛神经损伤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穴位,并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液体滴速没有明显差别(P>0.05).针对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究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从药材因素、药物使用、药物之间相互不良作用等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包括规范患者用药方法、提高临床医务者的业务水平及加强中药管理等应对方法,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延生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RF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TFC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治疗腰椎体滑脱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RF椎弓钉棒系统联合TFC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治疗腰椎体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120例腰椎体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行传统经后路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腰椎椎体间自体髂骨植入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80例采用RF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查硬膜撕裂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发生率及腰椎体滑脱加重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RF椎弓根钌棒系统联合TFC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治疗腰椎体滑脱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伤椎复位后的稳定性,减少滑脱加重或复发.

    作者:邱序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