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对策

郑文;薛平

关键词:老年人, 呼吸系统疾病, 肺源性呼吸困难, 治疗及护理, 护理对策, 青少年, 症状, 诊断, 胸痛, 咯血, 咳痰, 咳嗽
摘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肺源性呼吸困难;胸痛.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与青少年在诊断、治疗及护理方面都有特殊性,现将其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经皮撬拨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肱骨上段骨折24例报告

    应用经皮撬拨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肱骨上段骨折24例报告,疗效满意.要求进针点要准确,用力要得法,才能正确复位.进针应注意避开重要血管、神经.超关节固定要及时正确指导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本组24例均愈合良好.

    作者:黄彰彩;顾沛兴;谢天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观察(附44例临床分析)

    报道44例脑出血致MSOF的临床资料;阐述了MSOF发生有关的发病机制.脑出血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脑的各级中枢调节紊乱是引起MSOF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病变影响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明显障碍时,MSOF再所难免.积极治疗各器官衰竭是减少MSOF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预防MSOF的发生是目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从而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风心病房颤患者右房肌原纤维的研究

    背景 电生理检测发现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AF)时,左房主要为房扑心律,右房主要为房颤心律.有关风心病AF的右房颤动的病理基础尚不明了.目的 探讨风心病持续性AF患者右房AF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择29例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持续性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和窦律组(SR组),两组之间临床因素没有统计学差异.换瓣术中取右心耳心肌标本,电镜定性和定量研究肌原纤维变化.结果 AF组肌原纤维的体密度为36.1±10.66%,SR组为43.72±8.9%(P<0.05),显示AF有明显的肌原纤维溶解.结论 风心病慢性AF与窦性心律患者,右房肌细胞病理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显示这些改变是导致风心病患者右房AF的重要病理基础.

    作者:段翔鹰;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5例前列腺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前列腺脓肿较少见,临床上易被忽视.我院1998年至2004年收治5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平;孙岩;高太林;王树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手术室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内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治及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的重要科室,也是整个大外科的核心.它在与临床各科室有着密切关联的同时,各方面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如保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越发显得重要.现就本人在手术室工作的一些体会,谈谈我们医院关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作者:蔡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型颈椎钢板颈前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体会

    了解新型颈椎钢板颈前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了解新型钢板的使用程序方法.随机抽取28例患者病历,经过随访,无植骨块脱出,塌陷及不愈合发生.该术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秀梅;王慧;张洪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宫外孕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我科近几年来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个别出血少可保守治疗.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是患者身心康复的关键.结论 每例患者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理论知识.

    作者:李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典型病例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诊治延误的原因

    从典型病例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诊治延误的原因(SRE)是临床上一种容易误诊误治的胸外科急症,Britten-Jones[1]统计:发病后24h内接受手术者,死亡率为25%;超过24h后手术者,死亡率高达60%;超过48h手术者,死亡率达100%.须早诊断,早正确处理,以争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3例典型病例,探讨SRE的原因及其预防.

    作者:段翔鹰;崔忠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外伤76例诊治体会

    腹外伤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腹部脏器较多,结构复杂,这给腹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腹外伤的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近3年来我们收治的76例腹外伤病例诊治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文;张志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对子宫绒毛膜细胞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子宫绒毛膜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绒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中子宫肌层内均有大小不等的低、中等回声团块,团块内血流丰富,频谱为低阻力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绒毛膜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妇科早期诊断绒癌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郇凤霞;李美;黄庆玲;周长江;黄振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近年来,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余例,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配合医生保证病人顺利康复值得深入探讨,为此,现对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的护理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眶爆裂性骨折(附22例报告)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眶缘完整,软组织嵌顿以及典型临床症状的一种单纯的眼眶外伤病症.Mackenzie(1844)首先提出,Smith和Regan(1957)命名为爆裂性骨折(blowout fracture).由于眼眶爆裂性骨折可引起一系列眼部并发症,甚至失明,故应引起广大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眼科自1995年至今遇到的2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曲道飞;戚颖;曹馨元;齐屏;张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5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4岁以下儿童多见,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甚至是大小便失禁,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现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35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玲;张庆河;张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创伤骨折非住院病人功能锻炼及服药依从性差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非住院病人功能锻炼及服药相关因素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门诊120例创伤骨折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18份,从收回调查问卷显示,有56例病人功能锻炼及服药依从性较好,依从率达到47%,62例患者依从性差,依从率为53%.病人的文化程度、医护人员对功能锻炼的指导、病人对医务人员信任程度对依从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骨折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要采用多种形式护理对策,可增强病人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及提高依从性,增加治疗效果.

    作者:庞东霞;林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疗效分析

    腰间盘突出症治疗目的是设法解除突出的髓核对周围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神经松解,改革卧式牵引为垂直式牵引配合推拿,提高了治疗效果,为不愿意手术治疗的病人寻找一套乐于接受的方法.

    作者:周瑞光;刘跃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康复护理体会

    因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病而导致的脑血管病,病死率致残率高,治疗康复时间长,严格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增进疗效,有时还能起到难以达到的效果,事半功倍,我院神经科自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52例脑血管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岳红玉;程玉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的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护生工作质量和水平,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因此加强护生管理,提高其技术操作水平是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现对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对策.

    作者:孔德焕;苏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频与心电图测定比较对早期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应用心电图的测定方法来为心肌缺血及各种心脏的检查提供诊断参考依据已有很久远的历史,然而它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现在用微机操作的频谱心电分析仪,作为对临床中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早期心肌缺血诊断抵蹈幼既?在临床中的应用更有广泛的意义.心频对心肌性ST段特别对隐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我院同时对30例病人分别通过心电图测定和心频诊断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诊断分析,来确定心频测定诊断对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比心电图检查测定的意义重大,使我们更加明确心频测定的意义.

    作者:郭亚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护工、卫生员爱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第一线的护工、卫生员对爱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以便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效地开展爱滋病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医院工勤、陪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机率.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以不记名方式对医院临床第一线的卫生员、陪护人员(包括护工、卫生员、职业陪护)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临床第一线的卫生员、陪护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包括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和方式、预防知识、被艾滋病患者用过的针刺伤后及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污染后的态度等的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普遍低.结论 临床第一线的卫生员、陪护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面对日益增多的艾滋病患者,对医院临床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势在必行,可以提高她们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作者:杨文;杨伟华;谢光雄;周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克氏针加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45例分析

    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45例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彰彩;王占道;沈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