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板内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尹明明;马群莹;崔君智

关键词:锁定板内固定,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板内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秀率(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见再次骨折、骨不连、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将乌头碱中毒的患者分为双黄连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双黄连组则给予双黄连1.2g/d静脉滴注,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黄连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煜;易峰;陆海湖;袁旭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而对照组单纯使用帕罗西汀治疗,以10w为1疗程.用HAMD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率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高,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作者:叶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对照

    目的 探讨实施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1000例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果 建档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均低于建档前,差异显著(P<0.05).建档后的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建档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小兰;赵锡丽;蒋国萍;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药并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为探讨治疗周围型的佳治疗方案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唐成洋;张怡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试验组30例患者静脉注射红霉素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希舒美4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试验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6.66%;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平均费用825.5±23.5元,试验组平均费用527.5±23.5元;随访两组患者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后2个月内有7例(23.34%)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试验组仅3例(10.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霉素静脉点滴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快、治愈率高且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论述了中医辨证思路及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等相关知识.对于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医药治疗较为普遍,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廖建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药物流产护理分析

    30例早孕妇女利用150mg米非司酮联合0.6mg米索前列醇口服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服药后4h~1周内有27例排出完整妊娠囊,不完全流产3例,其中1例失败,对其行清宫术处理.早期药物流产简单、经济,对孕妇伤害较小,成功率也较高.其中护士正确的用药指导及术后护理,能够降低不完全流产及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安全性.

    作者:旲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螺旋CT诊断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75岁,因患顽固性高血压31年,于2010年05月20日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左上腹触及一包块.血糖血脂正常.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部占位.螺旋CT扫描:左肾前上方内侧一大小欠规则软组织不均匀密度影(163mm×148mm×156mm),CT值25~48Hu,其内见斑点、沙粒样高密度致密影(钙化),左肾向外后方推移旋转;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以内部为主,动脉期CT值35~50Hu,门静脉期CT值40~60Hu,内部见条片状强化,延迟3 min后CT值约85Hu,且其内部呈条片状逐渐扩大强化改变.

    作者:章辉庆;邱晓晖;夏俊立;刘艺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7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经过对患儿实行精心的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1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对照组3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78.4%.在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的过程中,对患儿实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舒适护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研究进展

    分析近几年关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的研究进展,并以载体为分类展开讨论.提出大分子前体药物研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已有多种大分子载体可应用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且具有良好的性质,但为了能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要近一步的药代研究.

    作者:周俊;陈育红;黄祖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性脑病的综合治疗进展

    胰性脑病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有神经精神障碍等临床症状,早期诊断较难、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目前此病的治疗还未有根本性的突破,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就该病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及实践作参考.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展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少数会累及神经系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HSP.HSP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为严重,预防胃、肾脏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用药上,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几年,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高效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并以其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时,其有效地预防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型钠尿肽对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5例(NYHA心功能Ⅲ级18例,NYHA心功能Ⅳ级7例),非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NP,比较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脏LVEF分别为(60.82 ±5.53)%、(55.92 ±5.62)%和(40.2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与对照组和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LVEF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成为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指标.

    作者:黄杰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观察

    选择于2007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在给予其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在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患者恢复良好33例(73.33%);中度残疾6例(13.33%);重度残疾4例(8.89%);死亡2(4.44%),护理效果较好.合理的治疗以及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刘秧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选择2007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分别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原因.结果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术后随访,发现手术后切口感染者12例.Harris评分:优:90~100分,20例;良80~89分,38例;70~79分,10例;差<70分,2例.优良率为85.3%.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如无严重伴发疾病,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渡过手术期,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活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与其早期活动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有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康复组40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于治疗前后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个月),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作者:汪雨珠;朱元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主要分布在14d以上,试验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主要集中在7d以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42.4d,平均治疗费用81927.8元;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9d,平均治疗费用57912.9元;对照组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发病率75.0%,试验组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20例,发病率50.0%;对照组术后半年痊愈12例,好转12例,较差12例,死亡4例;试验组痊愈22例,好转12例,较差6例,死亡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降低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淦权;黄小夫;伍锐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加强小儿脑性瘫痪病症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绍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或死亡方面,试验组为12例,对照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洋;吕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

    将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和超短波联合治疗;对照组1,采用超短波单独治疗;对照组2,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5w后,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66.67%和对照组2的63.33%,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联合治疗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韦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