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蒋新华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护理
摘要:选择2007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分别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原因.结果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术后随访,发现手术后切口感染者12例.Harris评分:优:90~100分,20例;良80~89分,38例;70~79分,10例;差<70分,2例.优良率为85.3%.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如无严重伴发疾病,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渡过手术期,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体会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门诊病例,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分别给予合理的中药治疗处方.结果治愈2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4.4%,有效率为96.9%.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医务人员只有注重辨证治疗与合理用药,认识慢性腹泻的发病病因,掌握传变机理,才能提高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群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七氟烷复合吸入麻醉(S组)和丙泊酚完全静脉麻醉(P组).诱导至术毕均以0.5ng/ml效应室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插管后S组改用七氟烷,另一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观察记录血流动力学、血糖,认知功能(MMSE)、清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OAAS)、是否发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及不良反应.两组术中各时点AAI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术毕前、拔管后血糖均升高,相比基础值有差异(P<0.05),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差异.P组唤醒时间显著长于S组(P<0.05),但OAAS/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认知较术前低,2h后可恢复.24h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七氟烷或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能给手术带来满意麻醉效果,副作用类似,相比丙泊酚,七氟烷有更好可控性,术后醒来更加顺利、迅速.

    作者:凌建忠;胡志成;刘号;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6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年龄将168例患者分成两组,年龄>60岁组的患者82例为老年组,年龄<59岁的患者86例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缓解情况,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中青年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预后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好于老年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 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但中青年的疗效要优于老年人.

    作者:曾湘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研究进展

    分析近几年关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的研究进展,并以载体为分类展开讨论.提出大分子前体药物研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已有多种大分子载体可应用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且具有良好的性质,但为了能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要近一步的药代研究.

    作者:周俊;陈育红;黄祖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4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药(甲氨喋呤片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中药(丹红注射液)滴注.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ESR 、RF的改变等临床症状方面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卫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副乳腺癌2例

    1病例报告例1,女,77岁.发现右腋窝肿物3年,进行性增大.查体:右腋窝触及3.5cm×2.0cm包块,质硬、边界欠清、表面略粗糙、固定、无压痛.于2007年9月13日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腋窝副乳腺导管内癌及中分化腺癌浸润.术后1w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切缘阴性,送检右腋窝淋巴结1/11枚癌转移,分期为PT2N1M0.免疫组化:癌细胞示ER(+),PR(-),c-erbB2阳性癌细胞数30%阳性着色强度(++~+++).术后未行化、放疗,现建在.

    作者:柳全霞;尹清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护理方法

    72例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针对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对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者,运用暗示、共情、认同等心理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安全,稳定患者的情绪,再进行药物治疗.治愈48例,好转20例,4例转院治疗.对智能和记忆障碍者,尽早给予记忆康复训练,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倪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7~2011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了解并评价近5年来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情况,统计我院2007~2011年核苷酸类抗HBV药物的主要品种及其金额、用量,进而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2007~2011年药品构成排序的变动中可看出拉米夫定逐渐呈下降趋势,阿德福韦酯用量排序来看,2010年~2011年呈下降趋势,与各种新药的进入临床有关,但在我院仍处在处方量第一的位置,可见其临床应用中的分量是比较重的,替比夫定2007年才上市,进入医院的时间比较短,临床医师对它的了解度相对比较低,从价额优势来看也无太大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在我院的处方情况一直比较平,但略有增长,恩替卡韦在我院的用量及金额排序的增长幅度是大的,这与其本身是一种高药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药物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其价格甚高,因此在我院仍旧没能占据第一的位置.核苷酸类抗HBV药物的特性正逐步的被临床医师所熟悉和认可,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也将逐步的规范化,但程度上仍旧深化的比较慢,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指南的更正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文华;范晓琴;董雅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

    对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有36例患者在37~41w分娩,Apgar评分为7~9分;14例在33~37w终止妊娠,其中Apgar评分7~9分者12例,0~3分2例.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胎婴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孕妇和胎婴在整个妊娠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少芳;谢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8~1ml,bid,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4d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颅内血肿2例,皮下血肿1例,大便隐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颅内血肿1例,皮肤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短期内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旺;陈喜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

    将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和超短波联合治疗;对照组1,采用超短波单独治疗;对照组2,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5w后,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66.67%和对照组2的63.33%,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联合治疗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韦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护理分析

    20例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行血小板去除术,术后严密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及康复指导.18例患者康复出院,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未复发.对进行血小板去除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将乌头碱中毒的患者分为双黄连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双黄连组则给予双黄连1.2g/d静脉滴注,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黄连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煜;易峰;陆海湖;袁旭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61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血流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超声检测皮瓣血管;观察组术前经多普勒血流探测并测出其速度及波形.结果 观察组术中测得穿支动脉起始处内径平均为0.92±0.21 mm,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为0.18±0.07m/s,皮瓣筋膜蒂长度平均为8.31 ±3.34cm,皮瓣成活30例,成活率为100%,术中测得皮瓣筋膜蒂长度为5.13±2.42cm;对照组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为90%.两组皮瓣筋膜蒂长度及皮瓣成活率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能够选择一定流速的腓动脉穿支作为血管蒂,能够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叶琪毅;唐亚飞;林敬富;郭浩;刘文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非ST型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2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7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血清CK-MB、cTnI及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的水平随冠状动脉疾病病情的逐渐加重而递增,血清CK-MB、hs-CRP及NT-proBNP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STEMI组血清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四组,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NSTEACS者与SAP组及对照组亦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尤其ACS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再梗死、预后判断及随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树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LEEP刀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160例临床疗效研究

    随机选择我院近年来分别使用LEEP刀联合云南白药和单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各160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阴道溢液时间、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组具有明显优势.LEEP刀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江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体会

    以50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黄连阿胶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麦秀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试验组30例患者静脉注射红霉素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希舒美4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试验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6.66%;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平均费用825.5±23.5元,试验组平均费用527.5±23.5元;随访两组患者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后2个月内有7例(23.34%)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试验组仅3例(10.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霉素静脉点滴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快、治愈率高且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或死亡方面,试验组为12例,对照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洋;吕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主要分布在14d以上,试验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主要集中在7d以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42.4d,平均治疗费用81927.8元;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9d,平均治疗费用57912.9元;对照组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发病率75.0%,试验组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20例,发病率50.0%;对照组术后半年痊愈12例,好转12例,较差12例,死亡4例;试验组痊愈22例,好转12例,较差6例,死亡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降低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淦权;黄小夫;伍锐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