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军
72例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针对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对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者,运用暗示、共情、认同等心理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安全,稳定患者的情绪,再进行药物治疗.治愈48例,好转20例,4例转院治疗.对智能和记忆障碍者,尽早给予记忆康复训练,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倪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七氟烷复合吸入麻醉(S组)和丙泊酚完全静脉麻醉(P组).诱导至术毕均以0.5ng/ml效应室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插管后S组改用七氟烷,另一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观察记录血流动力学、血糖,认知功能(MMSE)、清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OAAS)、是否发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及不良反应.两组术中各时点AAI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术毕前、拔管后血糖均升高,相比基础值有差异(P<0.05),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差异.P组唤醒时间显著长于S组(P<0.05),但OAAS/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认知较术前低,2h后可恢复.24h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七氟烷或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能给手术带来满意麻醉效果,副作用类似,相比丙泊酚,七氟烷有更好可控性,术后醒来更加顺利、迅速.
作者:凌建忠;胡志成;刘号;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与其早期活动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有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康复组40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于治疗前后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个月),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作者:汪雨珠;朱元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71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行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指导下展开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对其予以关注.
作者:郑永宏;钟煜韡;张瑞生;曾灼灵;吴金云;张载乐;张淼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例1,女,77岁.发现右腋窝肿物3年,进行性增大.查体:右腋窝触及3.5cm×2.0cm包块,质硬、边界欠清、表面略粗糙、固定、无压痛.于2007年9月13日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腋窝副乳腺导管内癌及中分化腺癌浸润.术后1w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切缘阴性,送检右腋窝淋巴结1/11枚癌转移,分期为PT2N1M0.免疫组化:癌细胞示ER(+),PR(-),c-erbB2阳性癌细胞数30%阳性着色强度(++~+++).术后未行化、放疗,现建在.
作者:柳全霞;尹清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诱因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CHF心功能Ⅲ、Ⅳ级合并血钠< 130mmol/L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过度限盐和反复利尿是引起CHF合并低钠血症主要诱因,低钠血症分为缺钠性低钠血症和稀释性低钠血症,缺钠性低钠血症多见于心衰纠正后水肿减轻,稀释性低钠血症多见于心衰晚期,缺钠性低钠血症治疗效果优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结论 CHF患者不应盲目忌钠,须给予适量的钠摄入,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使用利尿剂治疗时应注意及时检查电解质,治疗低钠血症时首先应鉴别是缺钠性低钠血症还是稀释性低钠血症,缺钠性低钠血症治疗以补钠为主,稀释性低钠血症治疗以限水为主,所有患者必须同时纠正心衰治疗.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例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行血小板去除术,术后严密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及康复指导.18例患者康复出院,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未复发.对进行血小板去除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试验组30例患者静脉注射红霉素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希舒美4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试验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6.66%;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平均费用825.5±23.5元,试验组平均费用527.5±23.5元;随访两组患者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后2个月内有7例(23.34%)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试验组仅3例(10.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霉素静脉点滴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快、治愈率高且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机选择我院近年来分别使用LEEP刀联合云南白药和单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各160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阴道溢液时间、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组具有明显优势.LEEP刀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江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30例早孕妇女利用150mg米非司酮联合0.6mg米索前列醇口服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服药后4h~1周内有27例排出完整妊娠囊,不完全流产3例,其中1例失败,对其行清宫术处理.早期药物流产简单、经济,对孕妇伤害较小,成功率也较高.其中护士正确的用药指导及术后护理,能够降低不完全流产及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安全性.
作者:旲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加强小儿脑性瘫痪病症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绍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70例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总有效率为95.71%.大柴胡汤合大陷胸汤加减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张忠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少数会累及神经系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HSP.HSP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为严重,预防胃、肾脏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用药上,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几年,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高效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并以其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时,其有效地预防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各65例.普通病房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卒中单元组在普通病房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治疗,疗程均为4w.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结果 卒中单元组总并发症、感染、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普通病房组低(P<0.01);多脏器衰竭发生率无差异(P>0.05);卒中单元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普通病房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单元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普通病房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彦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为探讨治疗周围型的佳治疗方案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唐成洋;张怡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8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对照组6例患者自行配合检查,比较术中依从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手术过程观察组依从性好的为1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较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提高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善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21例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护理在化疗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肠胃道护理、静脉穿刺、骨髓抑制护理等方面.结果全部21例患者中有CR 12例,PR 5例,SD 3例,PD 1例.疾病控制率95.24%,有效率80.95%.对于接受化疗治疗胃癌患者,其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护理方案.有效护理可以提高化疗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赵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61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血流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超声检测皮瓣血管;观察组术前经多普勒血流探测并测出其速度及波形.结果 观察组术中测得穿支动脉起始处内径平均为0.92±0.21 mm,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为0.18±0.07m/s,皮瓣筋膜蒂长度平均为8.31 ±3.34cm,皮瓣成活30例,成活率为100%,术中测得皮瓣筋膜蒂长度为5.13±2.42cm;对照组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为90%.两组皮瓣筋膜蒂长度及皮瓣成活率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能够选择一定流速的腓动脉穿支作为血管蒂,能够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叶琪毅;唐亚飞;林敬富;郭浩;刘文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经过炮制之后的含有不同成分的药物,如苷类、鞣质、生物碱以及挥发油等成份,患者服用之后,对其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经过炮制之后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含苷类的中药具有100%的总有效率;含有生物碱的中药具有96.0%的总有效率;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具有94.0%的总有效率,而含有鞣质的中药则具有90.0%的总有效率,经过炮制之后,所有药物降低了毒性.对中药进行炮制,实现对中药材的加工和处理,将其应用在临床上能起到很大的疗效,且经过炮制能大大降低药物中的毒性、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作者:龚建华;孔凡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组织学明确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B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3周期化疗后均行卵巢癌减灭术.比较2组患者减灭术满意率,术中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卵巢癌减灭术明显高于A组,手术情况B组明显好于A组,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P<0.05).轻度消化道副反应占比A组>B组,生活质量≥80分占比B组>A组,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P<0.05).骨髓抑制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中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雷侠;胡云峰;钱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